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自主品牌在本屆車展上不玩“虛”的,所展示的車型均是實現或即將實現量產的車型,要么就是已經研發出來的新技術和消化后的國外新技術,包括收購而來的。因為這么多年的積累與發展,我國自主品牌車企已經具備了與合資品牌一較高下的能力。相對于合資汽車品牌,自主品牌任重而道遠,對整個民族汽車工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奇瑞
首款自主研發的CVT無級變速器
就在北京車展前,4月17日,奇瑞首款自主研發的CVT無級變速器順利下線,這給奇瑞在本屆車展上增添了可以展示的自主核心技術。自此,奇瑞成為我國惟一一家完全掌握轎車底盤、發動機、自動變速器和發動機管理系統(EMS)四大關鍵技術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
CVT由于可以實現傳動比的連續改變,具有變速平穩、流暢等特點,工作速比范圍寬,易與發動機形成理想的匹配,提高了整車的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然而,一直以來高端自動變速器技術由跨國公司控制。由于進口CVT價格較高,自主品牌轎車一般都不采用,許多車型只供應手動擋,成為自主品牌企業產品線拓展的瓶頸。早在2003年奇瑞便啟動了自主研發CVT的項目,經過多年的努力,在產品設計、加工工藝、裝配工藝、試驗等關鍵環節實現了一系列突破,申報并獲得受理各項專利數十項。
通過與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聯合控制、自適應及閉環控制功能等方面的優化,保證了CVT在使用過程中性能穩定、低耗高效。奇瑞并通過自主研發,建立了自己獨立的CVT變速箱評價體系,制定了19項專項試驗標準,填補了國內自動變速箱試驗規范的空白。奇瑞CVT無級變速器的一期年產能為5萬臺,二期年產能為15萬臺。CVT19型無級變速器,是奇瑞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無級變速器,其最大輸入扭矩達到190Nm,可匹配1.6-2.0L主流排量區間的發動機。配備CVT的奇瑞車型預計在年內上市。
上汽集團
推廣DSG提升技術競爭力
世界著名的汽車零部件廠商博格華納正在和上汽集團的榮威品牌進行技術合作,首款DSG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將可能裝備在內部代號為W261的車型上,作為年底即將上市的榮威5系列首款車型,配合1.8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將為這款全新平臺上的中級車更添運動元素。對于上汽集團來說,全新的自主品牌上汽榮威,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提升車型技術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應對措施之一。近期即將推出技術先進的DSG雙離合器變速器,將成為上汽角逐中高級車市的有力砝碼。
吉利
安全控制系統和7DCT變速器
調查顯示,車輛在高速行駛中突然爆胎而導致的車毀人亡事故被列為高速公路意外事故榜首。盡管世界汽車的無數技術人員一直在尋求這項技術的突破并有所嘗試、有所發現,但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為徹底解決這一全球性的汽車安全技術難題,吉利汽車公司于2003年率先提出爆胎監測與安全控制系統技術方案。
科學家們發現,車輛在高速行駛過程中因爆胎而導致汽車失去操控性能所需時間在3秒以內,這與駕駛員制動反應時間基本吻合,這就使得駕駛員根本無法在汽車失去控制前實施減速自救,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在自動監控技術上尋求突破,以智能監控系統代替人腦反應,由此徹底解決這一難題。
爆胎監測與安全控制系統技術,可以有效解決車輛在高速行駛過程中輪胎氣壓的實時監測和快速行車制動,使汽車在爆胎后能及時采取制動措施,增大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并在ABS的支持下,使車輪滑移無法產生。制動同時使爆胎車輪對應一側正常車輪產生的制動力大于或接近爆胎車輪的滾動阻力與制動力之和,有效防止爆胎方向偏航,從而使汽車行駛速度在數秒鐘后快速降低,徹底化解爆胎風險和由此而帶來的碰撞和追尾。
在變速器方面,7DCT變速器,以解剖展示的形式再次登場。此外,澳大利亞DSI公司的縱置大扭矩6AT也進入了吉利的展品序列。去年閃電收購了這家全球第二大獨立自動變速器廠之后,吉利近10款車型正在加緊進行匹配DSI自動變速器的相關研發工作,首批搭載DSI前驅6AT的車型預計年底即將陸續量產。
奔馳
也看上比亞迪電動車技術
繼2008年傍上全球“大款”巴菲特之后,比亞迪近日再次傍上“大款”――與世界知名汽車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合作,成立一個全新的汽車股份公司,專門生產電動汽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幾年,比亞迪汽車之所以能發展得這么快,重要的是王傳福手里一直捏著一張底牌――電池汽車的核心技術。
這張王牌不僅吸引巴菲特斥資2.3億美元購入比亞迪10%股權,也讓很多汽車巨頭眼饞,其中就包括奔馳。去年的哥本哈根會議之后,歐洲汽車市場愈加重視環保技術,但是,奔馳在這方面比較欠缺,比亞迪汽車剛好擁有這一世界領先的前沿技術。戴姆勒-奔馳在電動汽車架構方面的先進經驗與比亞迪電池技術及電力驅動體系方面的出色之處將很好融合,因此,雙方都會從飛速增長的汽車市場中獲益。比亞迪F3DM雙模電動車是全球首款實現商業化的雙模電動車,比亞迪領先全球的DM雙模技術和鐵電池技術更是在業內掀起軒然大波。 (何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