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9個月時間的等待,IPO(首次公開募股)終于重新啟動,廣西桂林的三金藥業奪得了IPO重啟后第一單,并將于6月29日正式發行新股,拉開了此次新股上市的序幕。那么,作為資金密集型的國內汽車行業,能否分到一杯羹?哪些汽車企業能分得IPO的頭籌?
車企普遍“差錢”
汽車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的行業,一個乘用車工廠的投資少則在幾億元、十幾億元,甚至上百億元。在經歷去年下半年的汽車銷售市場急劇下滑之后,今年前5個月,盡管汽車產銷同比實現大幅增長,但由于實現增長的主要為排量1.6L以下的轎車和微車,因此總體看是一種“增產不增收”的局面。在市場轉好、產能需要擴張的情況下,汽車企業又普遍面臨著資金緊缺的問題。由于銀行謹慎放貸,企業的融資渠道越發變窄,海外并購的機遇與國內“四大四小”兼并重組的進程都在加快,這也提高了國內車企的融資需求。
資金尤其是流動資金的重要性對汽車企業更是毋庸置疑,美國通用和克萊斯勒就是因為負債過重,缺乏流動資金而陷入了破產的境地。在IPO市場尚未重啟的情況下,為了籌集資金,汽車企業紛紛打起了其他主意,最近籌資的信息一波接一波,顯示了整個行業資金狀況并未緩解。
5月以來,包括奇瑞、比亞迪、吉利、東風汽車在內的汽車廠商相繼宣布以各種方式募集資金,金額從3億元到30億元不等。
5月13日,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在場外減持1118萬股比亞迪H股,業內人士猜測,此次王傳福的沽清有助于監管部門盡快通過巴菲特入股的協議;5月20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其大股東Proper Glory以及配售代理JP摩根及麥格理證券簽訂了配售協議,預計此次認購事項所得款項凈額為7.5億港元;6月初,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透露,該公司正積極開展融資計劃,日前順利引進發展資金29億元;6月15日,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發行20億元1年期的短期融資券,其主要用途是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東風武漢技術中心擴建項目營運資金。
車企IPO不容易
其實對于汽車企業而言,IPO是籌集資金成本最小的一種方式,又能提高企業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可謂是一舉多得,因此眾多國內汽車企業喊出了上市的口號,但真正能登陸資本市場少之又少,可見登陸資本市場的難度。
“管理層放行的是三金藥業這樣的小盤股,呵護市場的意圖不言而喻,就是怕大盤股沖擊市場。”一位分析人士稱,“像廣汽股份、奇瑞汽車等汽車企業的盤子太大了。”
根據WIND資訊顯示,截至6月23日,除了三金藥業外,還有34家企業已經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大多數為小盤股,其中沒有汽車企業。
“要實現IPO,排隊的順序很重要,還沒進入名單,就比較難上市了。”廣發證券汽車行業研究院黎韋清對本報記者稱。他還表示, 要實現IPO,盈利能力是關鍵,三金藥業能奪得IPO首單,除了盤子小外,強大的盈利能力也是關鍵。而受2008年市場環境的影響,有計劃IPO的車企的能力普遍不強,廣汽股份除外。
去年,汽車行業利潤大幅下降,在A股已經實現上市的上海汽車(600101)、長安汽車(000625)和江淮汽車(600418)等汽車企業2008年凈利潤同比都下降50%以上,今年1季度利潤又進一步下滑。直到汽車市場大熱的四五月份,整個汽車工業才扭轉了“增產不增收”的局面,今年1~5月,汽車工業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0186.07億元,同比增長0.86%,其中5月實現銷售額2453.25億元,同比增長13.21%,終于呈現了“量效同增”的好勢頭。(王燦彬)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