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進口奧迪Q5上市后不久,國產Q5的價格也公布了,兩者價格相差20萬元左右。這使得國產Q5的受關注度大大提高。記者了解到,Q5的價格差距并不是獨有現象,之前部分價格昂貴的進口車型通過合資生產上市后,很快都會成為暢銷車型,例如奧迪A4、A6、寶馬3系、5系以及奔馳C級、E級等德國豪華車品牌紛紛走上國產化之路;今年以來,日系品牌豐田也通過對旗下的RAV4、漢蘭達國產化,借助價格和品牌優勢,實現了銷量迅速提升。
進口車一旦國產就一定好賣嗎?部分消費者認為,國產之后能讓更多消費者擁有“平價豪車”,這是好事。而業內人士也擔憂,這類車型在品質等方面還沒有進口的穩定,很多技術運用仍沒進口成熟,或許會影響到同品牌進口車的口碑。
作為一款進口車,Q5這款高檔SUV將直接與寶馬X3、沃爾沃SC60、奔馳GLK形成競爭,包括3.2L和2.0L兩種排量共四款車型,其中奧迪Q53.2FSIquattro運動款售價為65.8萬元,越野款售價為67.8萬元;Q52.0TFSIquattro首發限量版運動款售價為57.7萬元,首發限量版越野款售價為63.5萬元。而國產Q5四款不同配置車型將于明年初上市,價格區間為37萬到53萬元,很有誘惑力。
國產的高爾夫GTI目前已確定在長春投產。據悉,高爾夫在明年3月,甚至更早將正式上市。記者了解到,“長春版”GTI采用大連發動機廠出產的2.0TSI發動機,功率降低為200馬力,XDS差速器、運動型輪轂等配置有所縮水,有可能會削弱部分極限狀態下的性能,但時速從0加速到100公里的時間仍將保持在7秒以內,有專業人士表示,高爾夫就算是配置嚴重縮水,仍可堪稱大眾國產車型中最快的。此外,大眾CC據傳也將實現國產。國產后CC可能采用與邁騰相同的1.8TSI和2.0TSI發動機,同時提供四座版和五座版;配置和價格區間高于邁騰,主打高端運動中級車細分市場。
就在一汽豐田成功引入都市型SUV車型RAV4后,作為豐田品牌旗下高端產品的皇冠也將引來它的國產化車型,該車型將于2009年底正式投放市場。
國產后主攻50萬以下中高端市場
記者了解到,進口車一般不低于20多萬,國產化后,價格最低的是進口車的一半。“太便宜了就沒必要國產化。”寮步汽車城一豪華車商表示,就當前車市而言,進口車國產化后的車型,價格普遍在20萬—50萬元之間,包括寶馬、奔馳、奧迪。熱銷的車型,價格也多數在這個區間。
業界人士分析,綜合品牌、價格和口碑等因素,豪華車國產化定價,多數都在上述區間。國產RAV4最高價格不到30萬元,國產漢蘭達價格定在24.88萬—42.98萬元,寶馬3系價格則從30多萬元—50多萬元,奧迪A4價格最低只有20多萬元,奔馳國產車型最低也只有三四十萬元。
分析人士認為,在20萬—50萬元的定價市場,它們與中級車、高級車比競爭還不是很激烈,因此機會也就更大。不過,隨著日系國產RAV4和國產漢蘭達的進入,特別是國產漢蘭達,不但沖擊這一區間的SUV車型,也對國產化轎車形成沖擊,使得不少原來計劃買轎車的消費者轉而買SUV。
價格要親民品質更需穩定
今年2月,廣汽豐田停止漢蘭達進口,并迅速轉入國產漢蘭達生產和上市準備中。5月,國產漢蘭達成功下線。據廣汽豐田東莞協力會介紹,自從漢蘭達在5月25日下線并公布售價后,全國累計訂單量已突破8000輛,呈現強勁增長勢頭,截至6月底,已超過11000輛,遠遠超出廠家下線前的預期。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產品的口碑和品牌號召力是進口車國產化的關鍵。國產化的品牌一定是響當當的產品,在國內和國際有一定的知名度。從最早國產化的奧迪、雅閣,到近年市場頗為搶手的寶馬,都是在國內需求達到一定基數后實施國產策略的。今年上市的國產RAV4、漢蘭達、酷派等車型,也都是經歷了多年市場和品牌積累,競爭對手的日益強大也迫使這些品牌加速國產化進程。
“就進口車國產化的經驗來看,并非所有國產化的車型都可以成功。早在2005年,上海通用推出首款國產凱迪拉克,但一個月后國家頒布相關法規對豪華車國產化制定了更嚴格的標準,導致小眾的凱迪拉克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一年后凱迪拉克便停止了國產,轉而繼續銷售進口車型。這就是個教訓。”
進口大眾東莞華熙車行市場部藍小姐認為,進口車國產化,雖然在價格上更親民,但是在品質方面還沒有進口的穩定,很多技術運用沒有進口成熟,或許會影響對進口車的口碑。“畢竟東莞高端車型的市場份額不少,對高端進口車的銷售影響非常大,一些車型國產后可能就沒人去買同車型進口的了。”斯巴魯意美車行翟衛東分析,一些車型國產化之后對進口車其自身也會造成影響,但只是猜測,究竟影響多大還不能下結論。
當前車市,進口車品牌若非關稅問題,肯定不愿意國產化。但為了占領市場和降低車價,走國產化道路也是必然的選擇。從寶馬、奧迪、沃爾沃、奔馳到豐田,其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至少就目前而言,沃爾沃、奔馳國產化后銷量雖有很大上升,但并沒達到其預期。而寶馬、奧迪等的國產化之路,則顯然已取得了成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