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6年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CA10”下線開始,國人開始有了自己的汽車記憶,“老解放”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永遠無法磨滅。緊接著,“乘東風,展紅旗”,1958年第一輛轎車“東風”研制成功,第一輛量產轎車“紅旗”下線,中國開始有了自己的轎車工業。
幾十年彈指一揮間。
2010年,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奇瑞第200萬輛汽車下線、比亞迪和日產—雷諾的新能源車并肩進入歐美市場,一連串的消息使我們明顯地感覺到屬于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從仿制到自主研發、創立品牌,從弱小到壯大再到之后海外并購,中國的自主品牌走過了一條艱難的道路。而今邁步從頭越,自主品牌汽車今后的路將越走越寬,走向真正的成功和超越……
中國車企海外并購再掀巨浪。
3月28日,吉利汽車集團和福特汽車在瑞典正式簽署了最終股權收購協議。18億美元收購了全球豪華車企業沃爾沃轎車公司100%的股權,這也創下了中國整車企業海外收購金額的最高紀錄。3月30日,雄心勃勃的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透露,沃爾沃轎車公司要實現造血功能,而不能依靠吉利汽車集團輸血活命!吉利汽車將借沃爾沃轎車公司進軍全球汽車市場。
在吉利汽車集團成功并購之后,能否成功整合很快成為業內關注的新焦點。與另外一些中國車企選擇技術合作、收購核心知識產權以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的并購不同,吉利汽車的全盤收購使整合更加任重而道遠。而各大汽車業高層及中介機構高層表示,中國車企能否成功整合這些海外資產,才是中國汽車產業成功轉型的關鍵所在。
中國車企海外收購三步走
“隨著中國自主品牌整車企業實力的提升,海外并購進入縱深階段。并購歸根結底旨在獲得更先進的技術,提升競爭力。”上海旭迪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蔣萍指出,“不再滿足于合作和參股模式,慢慢晉升至獲得品牌、知識產權的控制權。”北汽控股董事長徐和誼也坦言,“我們想要的不是魚,而是捕魚的方法。”
具體而言,中國車企獲取海外先進技術分為三步。第一步,中國車企為了在國內占據有力競爭地形,紛紛開展了與海外車企的技術合作,在此基礎上研發出自主品牌的整車平臺。海馬股份曾和日本馬自達汽車進行技術合作,雙方分手后海馬股份進入自主研發階段,執意和合資品牌一較高下。在多年努力后,今年3月海馬股份終于進入研發收獲期,一次性推出7大新產品,涵蓋A0級、A級、B級三大平臺。海馬股份副董事長秦全權表示,海馬股份將在穩固A級車平臺的基礎上,不斷向上下延伸。向下是微車市場領域,謀求更多的市場銷量;向上則進軍B級平臺,挺進B級車市場的首款車是其名為騎士的首款SUV車型。
第二步,收購海外核心知識產權或參股海外車企,初期在國內推出具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汽車,同時為進軍發達國家汽車市場做準備。2004年,上汽集團出資約6700萬英鎊收購英國MG核心知識產權,隨后在此基礎上開發出自主品牌榮威轎車;2009年12月,北汽控股以2億美元就收購了薩博汽車相關核心知識產權。北汽控股董事長徐和誼表示,“這是一次沒有任何包袱的收購,我們收購的僅是輕資產、核心資產。具體而言,北汽控股買到了薩博五方面的知識產權,包括整車平臺和發動機的全套概念、產品開發至生產、全套供應商體系、產品質量保障體系。后四項是企業幾十年的寶貴經驗的積累,是企業的‘家底’,也是無價之寶。通過收購薩博汽車的資產,北汽控股得到了重新搭建一個品牌的所有指路工具,未來建設北汽自主品牌的周期將縮短四到五年,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吉利汽車集團收購沃爾沃轎車公司,標志著中國車企海外并購邁出了第三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張小虞表示,“這次收購是中國汽車業戰略性轉折點。以前都是外國汽車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車企還沒有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吉利汽車集團擁了全球銷售的豪華車品牌沃爾沃轎車,自然也就進入了門檻最高的歐美發達國家市場。
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稱,“讓中國汽車走遍全世界,而不是全世界的汽車走遍中國,這是吉利汽車集團的使命,也是我們收購的最終目的。” 吉利汽車集團財務總監尹大慶指出,“我們進行海外收購旨在提升品牌、提升技術、拓展市場。要做大做強,僅限于中國是做不大的。”
收購容易整合路難行
隨著中國車企海外并購熱情日益高漲,業內質疑聲四起。首先,無論中國還是海外并購失敗案遠遠多于成功案例,汽車業更是如此。其次,吉利汽車集團“蛇吞象”,是否會重蹈福特汽車的后塵,被巨大的沃爾沃轎車公司拖下水?畢竟全球豪華車品牌的沃爾沃轎車現在并不是會下金蛋的雞,而是賠錢貨。自1995至今,其全球豪華車市場的份額從14.9%急降至約8%;且2005年起,沃爾沃轎車公司連續5年虧損,累計虧損超過300億美元,以至于福特汽車急于拋售花費了65億美元買來的沃爾沃轎車公司。
李書福稱,“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我們有信心能經營好沃爾沃轎車公司。”李書福只給沃爾沃轎車公司留了9億美元的運作資金,他說“我的錢全用來收購了,今后沃爾沃轎車公司要實現造血功能,而不能依靠吉利汽車集團輸血活命!”就這樣,李書福不再稱沃爾沃轎車公司為“貴族千金”,而是改稱“兄弟”;希望借助于中國的低成本生產優勢和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令沃爾沃轎車這個兄弟公司恢復造血功能。在擬定一系列規劃后,吉利汽車集團的財務顧問洛希爾銀行則預測“沃爾沃轎車公司2011年有望盈利,2015年稅前利潤有望達到7.03億美元。”
業內紛紛認為,實現這一目標難度相當大。上海旭迪營銷咨詢公司總經理蔣萍指出,海外收購容易、消化難,后續整合重組將是重大的考驗。招商證券高級分析師汪劉勝指出,“在整合海外公司時,將面臨工會這一難題。”據了解,歐美汽車業的工會勢力相當強大,每年都會要求加工資。在福特汽車歷史上,公司曾和工會發生過嚴重的暴力沖突;在歐洲,汽車公司的高層進入車間后曾被工人扣押做人質。上汽集團并購韓國雙龍汽車后,碰到了強硬的雙龍汽車工會。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之下,韓國雙龍汽車出現經營困難,工會一味要求大股東上汽集團增資,卻不愿意承擔降薪、調班生產等應盡的責任;甚至韓國警方出動后,雙龍汽車工會用自造武器與警方開戰。無奈之下,上汽集團決定慢慢退出雙龍汽車。
尹大慶則指出成功整合需要注意四點:第一,要弄清楚西方企業的財務管控體系,以便于管理這家企業。不少海外大公司預算很隨意,所以應設計一套適度的績效考核方案,將預算等費用管緊。第二,要了解被收購企業所在國的財稅法,享受合理的稅收優惠,以降低成本。第三,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需要照顧上下游的利益,以便持續開發技術和業務,給予被收購企業的原管理層動作空間和激勵機制;第四,需要適度考慮當地政府的要求,對當地財政做出貢獻,這樣自然會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
借助于海外收購,中國車企能否實現鯉魚跳龍門?只能留待時間去檢驗。
3月28日,在位于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的沃爾沃公司總部,中國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出席簽約后的新聞發布會。
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當日與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簽署收購沃爾沃汽車公司的協議。(記者 吳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