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車展邵奇惠的一篇中國汽車企業早衰思考的言論,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網絡上一些網友提筆反駁。拜讀了邵老文章后,發現該說的邵老已經說得非常透徹。其實,回過頭看,五年前,國內的家電企業、三年前國內的手機企業都曾有過像目前汽車企業同樣飄飄欲仙的感覺,結果真正成長為國際巨頭的寥寥無幾。因此國內汽車企業應該虛心接受“早衰”的盛世危言,有關此事,我們就不再贅敘,我們觀點鮮明地對邵老所言表示贊賞。
汽車企業是否“早衰”與老百姓本身關系不是太大,最起碼目前還看不到,大家現在最為關心的是三部委最近提出將征收尾氣排放稅的消息。
其實,對即將征收尾氣排放稅的消息感到意外的,除了普通消費者,還包括一些汽車生產商。在這之前,盡管這兩年國內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汽車消費的政策,但總體上感覺政策在制定前,都會考慮到其出臺對市場的影響。基本上每一項政策在保證大環境的前提下,盡量都保證其對汽車消費的積極面———就是促進汽車消費。
在這之前,更多的汽車廠商都在期待有關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稅政策。在汽車新能源政策公布后,包括豐田、本田等已經將混合動力汽車引進中國的汽車廠商,每時每刻都在積極游說,希望相關政策制訂部門能夠出臺針對新能源車的消費稅,以此降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成本,從而達到普及新能源車的目的。豐田正是通過這樣的方法,把其混合動力技術推廣到日本、美國乃至全球。
現在看來,國內的政策制訂者,沒有向他們想象的方向發展。今年全球汽車市場已經與之前不同,在環境問題與發展汽車產業相互平衡多年后,政策制訂者正在把天平偏向環境。即將征收尾氣排放稅的消息就已經明確透露出,在環境問題的大前提下,政策制訂已經不再考慮對市場、甚至是整個汽車產業是否會帶來消極影響。
如果不出意外,尾氣排放稅政策出臺后,豐田、本田等希望針對新能源汽車出臺促進消費的稅收補貼政策將徹底落空。政策將通過遏制不環保汽車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不是之前大家希望的那樣通過促進環保汽車的消費來推進。(張利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