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臘傳說中,希臘人用木馬計策攻下了特洛伊。而現在,各大跨國汽車企業也正在實施著這一在對方營壘里的里應外合策略。
近些年來,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已與其進入之初體現出了實質性的不同。以往他們是將其在海外的現成產品直接拿到中國,實現國產化,以高企的價格掙取高額利潤。而現在,隨著中國自主品牌的強大,外資公司的進一步本土化開始成為緊迫的需求。在新一輪的本土化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們在排兵布陣上也開始學習中國企業的打法,“以華制華”: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由中國本土研發人員開發,建立本地化的零部件采購體系以壓縮成本,產品線向下游發展,在中國打造全球戰略車型,甚至將中國作為一個出口基地培育力量……而當外資汽車企業掌握了成本優勢,以往賴此生存的中國自主品牌也將不得不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
量身打造本土產品
作為汽車企業,其發展戰略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產品的變化。而現在很多汽車巨頭在中國本土研發的成果已真真切切擺在我們面前,他們的產品徹底本土化,產品吸取中國元素。
其中大眾的兩個合資企業各自推出了自主開發的新寶來和朗逸,上海通用推出別克-未來和別克-展望兩款概念車,這表明上海通用將是別克品牌未來在全球的主導,而廣州本田則推出了新創的“自主品牌”的產品“理念”,而這些產品都是完全根據中國市場的消費習慣設計開發的。
2007年7月19日,廣州本田成立了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這是國內第一個由合資企業獨立投資、以獨立法人模式運作的汽車研發機構,它將承擔廣州本田自主品牌研發的任務。而大眾新寶來和朗逸在今年6月份就會出現在中國的銷售市場上。
除此之外,不止一家跨國公司公開表態,支持合資企業提升研發能力,甚至不反對推出自主品牌。通用從進入中國開始,就在與上汽集團合資成立上海通用的同時,合資成立了泛亞汽車技術研發中心,另一些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已經相繼成立,比如PSA、日產、三菱、福特等,而北京現代的汽車研發中心也將在年內建成。
采購體系本地化
在中國的跨國公司正在大幅推進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由德國大眾投資4億多美元、產能30萬臺的新變速箱工廠已經動工,預計將于2009年正式投產。而奔馳也計劃在北京奔馳生產新款的奔馳發動機。此外,包括豐田、福特在內的很多跨國公司都在中國投資建立了發動機工廠,其中,廣州豐田發動機廠生產的一大部分發動機用于出口。
到2007年底,大眾在中國本土的零部件供應商也已經發展到700余家;通用在中國生產的汽車90%的零部件是在中國采購的,通用全球的采購量也有50%是在中國完成的;本田計劃2008年底實現90%的在華零部件采購比例。通過本土化的采購,各品牌的新車國產化率不斷提高,凱美瑞上市初期就有70%的國產化率,卡羅拉也有高達84%的國產化率,而大眾在中國的國產化率已經提到了83%,其中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率達65%。
產品線向下延伸
以往,跨國公司在中國集體地選擇中級車以上的市場,以保證豐厚的利潤。但現在,在壓縮成本的同時,合資企業的產品線也開始向下發展。今年年初,一汽豐田推出了新威馳,其產品首次進入10萬元以內;3月底上海通用推出了排量為1.2升的樂騁,售價僅為6.99萬元;今年年中,廣州豐田也將推出豐田的全球戰略車型雅力士,預計售價將低于新威馳。而此前,雨燕、森雅、馬自達2等車型已經在市場上和自主品牌車型近身肉搏。
此外,連奧迪和寶馬這樣的豪華車生產企業都已經有了在中國推出A級車的計劃,雖然時間還不明確,但是寶馬方面已經表示,目前寶馬1系的引進已經有所動作,而奧迪的A3也將有望進入中國市場。(朱艷瑩)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