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2名吉利車標應征者啟動了吉利“靈感之旅”,通過參觀吉利寧波基地的沖壓、焊裝、總裝、發動機等生產線,試乘試駕等零距離接觸。
這22名應征者主要來自長三角地區,其中有9名設計師,還有來自美院的學生,以及教師、公司經理、普通員工、工程技術人員等。
“技術的力量讓靈感四溢”。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幾位應征者“靈感之旅”后的所思所想吧!
吉利自主生產發動機
姓名:馬珂 職業:設計師 年齡:25歲
畢業于中國美院的馬珂對汽車外型設計頗感興趣,曾經一直夢想成為汽車設計師。這次“靈感之旅”以及設計吉利新車標,讓他對吉利汽車有了新的認識。
他說,以前只知道吉利是自主研發的,具體還不知道自主到什么程度,這次參觀了吉利的發動機廠,知道吉利已經能自主研發發動機,而且還制造了“世界先進、中國領先”的CVVT發動機,真是太難得了。
吉利應該載入教科書
姓名:孫寶軍 職業:保安 年齡:32歲
孫寶軍是一名來自杭州的普通打工者,新車標是他是和妻子共同完成的。能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吉利生產基地,讓他很滿足,也很興奮。他坦承自己很崇拜李書福,也為吉利汽車感到自豪。
他說,他是一名商場的保安,每天店門口雖然豪華車車來車往,但激不起他的興趣。“但看到吉利這樣的民族品牌汽車我還是會多停留一些目光,我為吉利汽車自豪。我認為不同時期衡量英雄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在和平年代,象李書福這樣的人物就是民族英雄,吉利應該被錄入教科書,這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支持吉利汽車的年輕一代越來越多
姓名:李志軍 職業: 高級工程師 年齡:42歲
這次參加“靈感之旅”的應征者們多在30歲左右。李志軍是其中最年長的一位,這讓這位高級工程師有點意外。作為土生土長的寧波人,他對吉利的歷史還是有很多了解,當初吉利美日成功飛躍布達拉宮廣場,就讓他牢牢記住了吉利,這么多年他一直默默關心著吉利的成長。
他用“敬佩”兩個字來表達了他對吉利的感情,“現在我身邊的吉利汽車越來越多了,而且從今天參加活動的人來看,支持吉利汽車的年輕人也非常多,為吉利感到高興。”
遠景的空調太棒了
姓名:王文敏 職業:廣告設計 年齡:25歲
作為一位年輕的廣告設計人士,王文敏酷愛小巧精致的車型,自己的座駕便是一臺紅色的兩廂福克斯。在試駕現場,遠景的大氣美觀把文敏這個來自上海的“小精靈”第一時間吸引過去了。
王文敏告訴記者,“我是第一個試車的,當時地面溫度高達45攝氏度,坐進車內打開空調,大概幾秒鐘溫度就降下來了,太讓我意外了。不象我的福克斯,打開半天都沒反映,真是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
質量是吉利生命之本
姓名:謝林 職業:教師 年齡:33歲
這次“靈感之旅”的美術教師有2位,謝林便是其中之一。這次應征稿件花費了謝老師不少心血,他上網查資料,了解吉利的歷史與未來發展方向,反復修改,最后在今年6月份投了應征稿件。這次“靈感之旅”實地考察又給了謝老師不少靈感。
“參觀了沖壓、焊裝、總裝特別是動力公司,看到了吉利‘永遠讓顧客滿意,時刻對品牌負責’的質量方針,以及工人井條有序的工作場景,我非常有感觸,我認為質量是吉利生命之本,吉利也非常重視產品的質量,回去我要把車標做些修改,加入質量、品質的元素。”
吉利讓我覺得重新認識了中國汽車
姓名:王成 職業:職員 年齡:29歲
這次“靈感之旅”,王成看到了生產線上國際先進的瑞典的ABB機器人,遠景的金屬封閉式承載車身、高強度的四門防撞復合式鋼梁,還有一個個中國芯。
王成說,這次“靈感之旅”讓我重新認識了汽車自主品牌。以前對汽車工業不太了解,總覺得民族汽車工業遠遠比不上德國、日本、美國。從這次活動中我發現中國現在的自主品牌產品,從技術上、設備上與同行沒多大區別,別人用這個設備我們用的也是這個,而且已經吉利擁有了汽車核心技術。我們應該對中國汽車工業有信心,對吉利有信心,不要帶著有色眼鏡來看我們的自主品牌。
吉利汽車會成為他們第一輛車
姓名:郭循欣 職業:公司職員 年齡:23歲
姓名:郭循嶺 職業:公司職員 年齡: 28歲
這兩位來自杭州蕭山的同胞兄弟,對汽車由衷的熱愛,在整個“靈感之旅”中,兩兄弟情緒激動,把自己的感受寫進了自己的創作感言。
他們認為吉利有著一股開創中國汽車技術先河、永不停歇的奔馬精神,現代化的工廠流水線和高品質的吉利汽車,使他們堅信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有著強大的競爭力,吉利汽車將會成為他們第一輛愛車。
吉利終有一天會成為老百姓的寶馬良駒
姓名:李軍 職業:設計師 年齡:29歲
姓名:李章榮 職業:設計師 年齡:31歲
這兩位工作中的黃金搭檔共同合作完成了車標的設計,而在當天的現場自由創作中所設計的車標融合了馬蹄與翅膀,充滿了力量與速度,也得到吉利有關負責人的肯定,捧回了獎品。
他們認為吉利是中國汽車工業的脊梁,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定會成為老百姓的寶馬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