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市場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少量已經購買了兩輛車以上的家庭很少會選擇同一個品牌,多數是選擇不同的品牌和車型。而在美國你經常能夠看到的是,一個家庭從爺爺輩開始就是福特F系列皮卡的忠實用戶,或者四代人都會選擇雪佛蘭的考爾維特跑車作為自己的“成人禮”。
可以看出處于初級階段的中國汽車市場并沒有建立起強大的品牌吸附能力。在美國,一個汽車品牌的退出會引發人們強烈的情感波動,但在中國,退出的汽車品牌只會讓業內噴出更多的嘲諷和輕蔑,至于消費者,幾乎沒有任何反應。
除了中國汽車市場初級階段的性質外,是否我們在對汽車品牌的建設上也存在盲點和誤區呢?可以看到的是,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中國汽車企業圍繞產品和品牌營銷所花的工夫和精力卻已經讓人感到眼花繚亂了。
中國車企將對品牌的塑造過多地放到了營銷環節上,并且過多放到了最常用的兩招,也就是降價和大量投放廣告上,而沒有將重點放在學會理解消費群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特征,并反映到未來的新產品上,同時建立一個能夠和產品相匹配的強大的銷售渠道。任何一個企業的CEO,在管理公司時都應該從汽車品牌資產的角度來看品牌建設,考量一個品牌資產的核心就是溢價和溢量能力,而累積品牌資產不是靠累積廣告的投放和累積降價的次數。最主要的是依托于兩點:首先是要有具備市場消費針對性和技術領先性的產品,預見性地為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其次就是渠道建設。再次才是充當輔助作用的各種營銷手段。我們的品牌建設就在于過多將注意力放在了本應排在第三位的環節。
汽車品牌的建立和塑造需要有一個扎實及強有力的直觀體驗支持,也就是在產品使用體驗,產品支付以及終端服務上能夠做到實實在在,而不僅僅是空洞的口號式宣傳。汽車品牌建設,同樣需要那句名言:耐住寂寞二十年。(何醒言)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