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以空調制造為主營業務的春蘭股份(600854.SH)發布年報稱,2006年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1.14%;實現主營業務利潤4.7億元,同比下降8.03%,凈利潤虧損1.99億元,公司連續兩年虧損,面臨退市風險。這些數據從側面說明了春蘭集團進入汽車制造業這一決策是欠妥的。
在江蘇泰州的春蘭工業園內,筆者看到,除春蘭研究院和春蘭空調廠正常運轉外,一幢約20層樓高、名為“春蘭商務中心”的全新大廈,建成三年卻空空如也;而遠處冰箱廠內生產節奏緩慢,與一墻之隔的原春蘭冰箱廠(后被賣給韓國LG)對比鮮明:在春蘭一半在用、一半廢棄的廠房上,“春蘭的生存空間在于整個世界”的標語已略顯發黃;而在新建的LG工廠內,印在正門之上的不是空口號,而是“LG冰箱2007年銷量破100萬臺、銷售額達6億美元”的具體目標。
以家電為長的春蘭,當初為何不在做大空調之時做強冰箱等相關領域,而轉入完全陌生的汽車制造?
事實上,如今不到12元的春蘭股份每股股價,也曾經在春蘭輝煌之時逾64元。當時,春蘭集團已在幾種家電產品上獲得了成功,但實際上也只是一個空調器的著名品牌,其產品線并未覆蓋家電領域的多數產品,與松下、飛利浦等國際著名家電廠商相比,春蘭集團還算不上一個大型家電廠商。然而,就在外國家電巨子都在拼命進軍中國之時,春蘭卻做出了這樣的市場判斷:家電產品發展成熟將趨于衰落,汽車行業則正在興起。
不料,事與愿違。汽車制造業后來門檻抬高、轎車項目難以獲得準生證。“就算拿到了轎車的準生證,在第一輪淘金者奇瑞和吉利等已闖關成功、第二輪力帆等很難說、第三輪江淮、長城等有可能成功后,類似春蘭汽車這種太小規模的企業恐怕也沒什么指望了。”著名車評人鐘師如是說。
與盲目進軍汽車業的新飛、美的、奧克斯一樣,春蘭其實也染上了一個通病,即急于尋求能在較短時期內獲得超額利潤的項目、發現一些無人知曉的需求空當,而不愿意為長久地在一個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下工夫;一旦所經營度過創新期,超額利潤消失就急于轉型——這大概就是這批“冒進者”最終失敗的決策根源。(蔣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