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在湖北武漢啟動,標志著今年我國最大規模的交通運輸業節能減排行動拉開帷幕。作為我國碳排放量最大,也是能耗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交通運輸業的減碳之路究竟面臨哪些挑戰、又有何制勝法寶呢?
高能耗、高排放的“大戶”——
占石油消耗的三成,對城市一氧化碳的“貢獻”逾90%
交通運輸業是目前能源消耗量最大的行業之一。其石油消耗總量占全社會石油消耗總量的30%以上,而且這一比重還在逐年增加。
我國交通運輸業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明顯偏低。資料顯示,我國乘用車單位油耗水平比歐洲高22%、比日本高39%,其中我國卡車運輸的單位油耗較國際平均水平高出近50%。
交通運輸業還是碳排放的“大戶”,是國際溫室氣體減排、緩解氣候變化的重要領域。2009年國際能源署發布相關報告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有25%來自交通運輸。在我國,機動車尾氣已經成為大中城市溫室氣體的首要來源。例如,當2007年北京機動車保有量為300萬輛時,汽車尾氣對氮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的“貢獻率”分別達到了51%、64%和92%。
如此高能耗、高排放的“大戶”,還是我國能源消耗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近些年來,交通運輸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長,但將規模較小的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的制度并不利于節能降耗。例如港口審批,規模小的港口投資項目無需國家審核,由地方核準,實質上是降低了單位能耗高的小型港口建設的門檻,不利于從源頭把住節能關。
此外,交通運輸領域的消費也呈上升趨勢,使節能減排的進度遠遠跟不上能耗源頭與排放源頭的增速。
技術性減碳大有可為——
即便算成本回收賬,節能減排技術應用也很劃算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現在要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節能減排,交通也要先行。”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表示。
早在2008年,交通運輸部便提出全行業的節能降耗目標,到2010年,與2005年相比,營運貨車單位運輸量能耗下降5%,營運船舶單位運輸量能耗分別下降10%,內河船舶下降8%,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下降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力度大、見效快、成本低的新技術為交通運輸業減碳,被業內稱為技術性減碳。這些“利器”的推廣應用改變了企業“節能減排投資大、難回收”的狀況。
用超聲波清洗技術替代汽油清洗劑人工刷洗,使福建龍洲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一年就節約清洗用汽油95000余升,扣除清洗劑和電能成本,全公司一年可節約汽車維修零件清洗作業成本50萬元左右。
“即便算成本回收賬,也很劃算。”福建龍洲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一次性投資40多萬元買了18臺設備,按一年節約能源成本50余萬元計算,扣除清洗劑消耗、電能消耗和設備維護費用及折舊費后,一年即可收回投資設備成本。
同樣嘗到技術性減碳甜頭的還有青島港。青島港自主研發的“門機作業自動計量系統”,取代了傳統粗放的港口裝卸計量統計模式,在22臺各類門機上應用后,設備作業效率提高了17.77%、能耗降低了13.08%,每年可節電143.47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10噸。
青島港集團前港分公司經理張再春也算了一筆成本回收賬:每臺門機改造投資只需1.5萬元,單臺40噸門機改造不到2個月就可收回成本,單臺25噸門機改造后不到5個月就可收回成本。“這個系統運行穩定、操作簡便,投資小,見效快,很值得在全國港口推廣。”
近3年,交通運輸部先后推出了3批60種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其中,技術性減碳項目的比重超過2/3。這些項目覆蓋了新能源利用、智能調控、精細管理、信息技術、循環利用等諸多領域,都是成熟經驗,在項目示范地區或企業實現了節能、減排、增效“三面開花”。
參與互動(0) | 【編輯:陳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