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國小排量車的市場占有率下降了11.67%。1.3升及以下排量的小排量產品市場呈現負增長態勢,特別是排量小于1升的車型,上半年累計銷售13.43萬輛,同比下降28.87%。這一消息無異于對去年汽車消費稅調整的當頭一棒。小排量車何時才能迎來春天?
根據去年汽車消費稅的調整,排氣量小于1.0升的稅率為3%,排氣量1.0升(含)至2.2升的稅率為5%。經濟型轎車的消費者并沒有從本次稅率調整中受益,因為對小排量汽車的稅率未作調整,離當時市場人士對取消小排量車消費稅的期望更遠。對于這種“限大不放小”的稅率調整,當時就有專家稱對車市影響甚微。經過一年多的市場變化,我們不但沒有看到小排量車銷量大幅增加,反而是大排量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旺銷局面。
當然,小排量車銷量下滑除了我國自主品牌企業存在成本難下降、質量難提升、消費者喜歡車體寬大的消費習慣等因素外,還與合資企業進軍經濟型轎車甚至小排量車、不斷降價壓縮自主品牌小排量車市場空間有關。以前,小排量車因利潤低,合資企業不愿涉及,正好給自主品牌企業留下了拓展的空間,但由于包括稅率在內的原因,自主品牌企業也被迫向高排量、大車體領域進軍,以獲取更高利潤。這種策略無疑導致部分在小排量車領域本來可以有所作為的企業轉攻合資企業的“重鎮”,無法利用現有的市場機遇在小排量車領域“精耕細作”。從目前各自主品牌企業的動作來看,推出中高級車甚至跑車成為一種潮流,也正與此有關。
汽車消費稅的引入反映了中國政府希望提高小排量汽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從而促使汽車制造廠家重新調整他們的產品結構,向更為環保的車型傾斜。但現實的消費環境與自主品牌企業的策略與之相悖,我想這應該是汽車消費稅政策制定者們所不愿看到的。
市場人士呼喚小排量車的春天已多年,但因消費稅未作調整而大大落空。看來,盡快引入燃油稅機制,才能給小排量車帶來真正的促動。相對于一次性征收的汽車消費稅,燃油稅才能對消費者產生持續性影響,真正實現“限大放小”的初衷。而小排量車一旦迎來春天,更能促動自主品牌企業在這一領域加大投入,快步發展,發揮已有優勢,提高我國汽車工業創新的能力。(侯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