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三個詞在車市是比較新鮮兼熱門的:“混合動力”、“合資自主品牌”、“代工生產”。它們現在只是剛興起,但或許今后就代表著業界的主潮流、新動向。
新能源車型扎堆涌現
從一汽豐田推出量產混合動力車型PRIUS之后,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的量產之路打開了。雖然PRIUS在國內上市以來的銷量遠遠不能跟北美市場相比,但一汽豐田喝了“頭啖湯”,引起了其他廠商的“食欲”,東風本田在今年確定將引入混合動力版思域,通用也宣布將在上海通用投產混合動力車型。
自主品牌方面也不甘示弱,奇瑞汽車在今年上海車展展示了其第一款混合動力車“BSG”,并獲得了好評,長安汽車、比亞迪、上汽榮威等廠商均在今年各大國內汽車展會上亮出自己研發的新能源車型,廣汽集團首次與公眾見面的車型也包括有混合動力車。種種跡象表明,隨著高油價時代的來臨,混合動力車正在國內掀起一場淘金熱。預計三五年后整個混合動力車的市場將達到100萬輛級的規模,中國也將是混合動力車最大的潛在市場。
廣州本田宣布自主品牌戰略
時下,在中國汽車行業自主創新大潮中出現了來自合資企業的聲音。他們不但紛紛表示要自主研發,而且有的還提出要打造合資企業的自主品牌。
今年7月,廣州本田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在廣州正式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個由合資企業獨立投資、以獨立法人模式運作的汽車研發機構,擁有包括概念設計、造型設計、整車試作、實車測試、零部件開發等在內的整車獨立開發能力。這是迄今為止國內第一家汽車合資企業宣布自己的自主品牌戰略,也是國內第一家合資企業為了開發自主品牌而投巨資成立專門的研究開發公司。
其實,合資企業打自主開發牌時日已久。自2004年開始,陸續有合資公司公開表態,支持自主創新,提升研發能力,并成立研發中心。但是,與自主開發同時席卷而來的,還有業界對于研發中心開發工作自主性的質疑。雖然業界謹慎觀望,但廣州本田這次的大手筆還是不乏可圈可點之處。與目前其他企業成立研發中心不同,廣州本田斥巨資成立了作為獨立法人的廣本汽車研發公司,從制度上保證了今后發展中形成的知識產權屬于合資雙方共有,一定程度上表明日本本田對此的支持姿態。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過程中,通過合資企業共同研發,可以少走彎路,更容易被世界接受。而合資企業自主開發,立足中國市場謀求更大發展,也符合合資企業外方公司的利益追求。
代工生產興起
隨著奇瑞與克萊斯勒就代工生產乘用車達成協議,一個對于中國汽車業略感新鮮的名詞也出現了。代工生產,這個在海外一直相當流行的汽車合作方式將走進中國人的視野。或許,這將成為促進中國汽車更進一步的重要一環,也將促使中國汽車迎來發展高潮的新篇章。
代工現象其實在中國比較普遍,可以說除了汽車等個別產業之外,幾乎很多廠商和品牌都存在代工生產。當你知道自己的一種產品在地球另一邊有瘋狂的市場需求,而你的生產能力又不足以滿足這些消費者的時候,你會怎么辦?是建立一條新的生產線,還是到地球的另一邊建廠,抑或是找一家開價合適的廠家代工?對于克萊斯勒來說,最后一種方法是最合算的。而對于中國的企業來說,代工生產既可以消化過剩的產能,又可以增加國內制造商的生產經驗,更有與跨國汽車巨頭深度接觸的機會,以此檢驗自身技術,并將此作為走向世界的跳板,可謂一舉數得。可以預見,隨著奇瑞和吉利開始代工生產,一些自主品牌必然會紛紛效仿,當代工訂單像雪花一樣飛到中國市場時,本土造車企業可能會引起分化,一部分將演變成制造加工廠,而那些決意要做自主品牌者,將利用代工學習的機會迅速成長,最終走出一條完全自主的道路。(許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