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偷梁換柱
陷阱:目前很多消費者缺乏基本的汽車知識,甚至對所選購車型缺乏必要的了解,這一弱點常被不法車商利用,從中牟利。
案例:某車商知道張先生對車輛基本配置不清楚,于是把一輛基本型換上真皮座椅當作豪華型賣給他,從中牟利近7000元。個別不良車商甚至將汽車內部價格較高的配件偷換為價格便宜的。
對策:選擇規模較大、信譽較高的品牌廠家授權4S店購車,很大程度上可避免上述情況發生。
二刀:低價為幌
陷阱:一些“精明”的汽車廠商用低價車做“釣餌”,盡可能地擴大車價范圍,并借機推銷高價位車。 案例:李女士聽說某車最低售價僅2.98萬元,便興奮地跑去看車。但該價位的車型既沒收放機,又無空調,配置之低令她大失所望。在銷售人員的一再鼓動下,李女士最終購買了配置較為齊全的該品牌車型。
對策:想好自己要花多少錢買車再去車市,否則極易在商家誘導下逐級提高買車標準。
三刀:水貨充優
陷阱:現在還有個別經銷商將國外的“水貨車”翻新,然后以較為誘人的低價銷售。
案例:黃先生的進口車才開了兩個多月便出現提速困難、排氣管冒黑煙等問題。他找經銷商理論,人家卻說:“你這是‘水貨車’,在中國既無配件、也不保修。”由于當時商家答應購車時便宜4.8萬元,但不開發票,結果搞得黃先生有苦無處訴。
對策:兩點注意。一、“水貨車”行車電腦所顯示的多為德文、法文或中東地區的阿拉伯文;第二,“水貨車”一般會出現在大型汽車交易集中地區;還有,“水貨車”一般不會有中文說明書和中文的保修手冊。
四刀:團購騙局
陷阱:名義賣車,實則無車,雖屬個案,值得警醒。
案例:去年7月,北京一家汽車經銷商以團購低價誘導消費者購車,且要求消費者全額支付車款,卻不按合同約定的日期提供車輛,并拒絕退款,使32名消費者上當受騙。
對策:不要輕信團購活動所承諾的超低折扣,對于那種明顯不符合市場價格規律的低價廣告一定要警惕。
五刀:零公里
陷阱:個別車商把試駕車的路碼表、傳感器拔掉,消費者看到里程表接近零公里便放心購買,其實車子已行駛了較遠的路程。
對策:一看輪胎,零公里新車的輪胎是完全沒有磨損的,帶有輪胎制造過程中產生的細小痕跡以及刺狀的凸起。二看“跑冒滴漏”,即打開引擎蓋,觀察發動機汽缸體和汽缸蓋、油底殼之間有無機油滲漏;水箱周圍有無水漬;電瓶樁頭附近有無污染和銹蝕等。
六刀:貸款蒙人
陷阱:有部分經銷商會利用貸款手續和計算方式的復雜性以及消費者對車貸知識缺乏必要了解,賺取不義之財。
對策:首先要清楚商家會在哪些方面有機可乘,例如消費者在辦理貸款購車手續時,經銷商故意多收取款項,且不向消費者提供銀行的借貸合同,又如貸款買車時,經營者強制消費者到指定銀行貸款或到指定保險公司辦理保險,并收取高額手續費。應在貸款購車時仔細查看汽車買賣合同的相關條款,然后每一環節都追問到底,在雙方對合同條款無爭議的情況下再簽字蓋章。
七刀:“拖保”騙術
陷阱:遇到保修期內的維修要求,個別車商以各種借口拖延過保修期以規避責任。
對策:一旦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保留在保修期內損壞的和在保修期內要求維修的證據,在訴訟時效內起訴,可以要求保修待遇。(紀言)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