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最近,一款不到兩萬元人民幣的印度汽車讓中國汽車界寢食難安。即便這樣一款極低配置的車型還不可能拿到中國來銷售,但其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卻值得中國企業借鑒,而且按照這種模式造出來的汽車,未來將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最大對手。
企業探索篇
NANO的“暗示”力量
印度塔塔汽車公司(Tata Motors Ltd,下稱“塔塔汽車”)推出的小車NANO,讓整個汽車業界心神不寧。
業界圍繞NANO的配置和價格的討論,每天都在進行著。
其實,對于國內自主車企而言,NANO的出現或許意味著此前以“低成本、低價格”形態進入國際視野的中國汽車制造優勢不再。或許,結果比這還要糟。
“入侵者”
日前記者獲悉,塔塔汽車打造的小車NANO將現身4月份舉行的北京車展。這款車的定價為2500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2萬元,是目前世界上定價最低的車型。
NANO車身沒有收音機、空調,只有一個右側后視鏡,雨刷器也只有一支;作為轎車,NANO還缺少ABS、安全氣囊等必要的裝備。塔塔汽車計劃以下游組裝的方式推廣NANO,即通過物流把汽車的各個零部件運至下游企業組裝銷售。截至目前,塔塔汽車仍沒有公布具體的參展情況,對于塔塔是否將進軍中國市場,目前也沒有任何確定的消息。
“NANO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知名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認為,國內自主品牌汽車靠價格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消費者更在乎車的配置、安全性。實際上,NANO出爐伊始,就因其過于“儉省”的配置和低廉的價格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如今即將現身國內,國內自主品牌企業也紛紛表示將對NANO的舉動密切留意。
低價圖謀
“云雀和奧拓在中國市場上早就賣不動了,比奧拓還差的NANO要打進中國市場,可能性幾乎為零。”汽車評論員鐘師說,在國內,NANO可能連生產目錄都比較難拿到。長城汽車宣傳部部長商玉貴也表示,印度地方保護主義比較強,目前印度的整車進口關稅高達130%,而海灣中東地區的關稅才僅4%。“中國自主品牌進不了印度,NANO想進入中國恐怕也不會簡單。”
現在的問題是,既然如此,塔塔為何還要極力在世界范圍內推廣這款車?
“NANO可能只是塔塔向國際社會展示其低成本控制技術的工具。”鐘師說,“據我在日內瓦車展等場合的觀察,參展人士對于NANO本身似乎不太感興趣,他們更關注的是這種低價格是如何來的,是一個控制成本的問題。也就是說,按照塔塔的成本控制水平,因此NANO的到來,可能會加劇中國與印度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
“NANO與華晨汽車的產品檔次不一樣,造成不了影響。”華晨海外部處長劉娟表示,“但NANO可以給中國自主品牌一個啟示——如何有效的控制造車成本。”現在不難發現,低成本的背后,則是塔塔等印度汽車制造企業對外擴張的圖謀。
中國難題
實際上,塔塔汽車此前的成就,也正得益于其堅持不懈的低成本控制能力。
塔塔汽車是印度塔塔集團下屬的子公司,1999年進入乘用車領域,在成本控制方面,此前塔塔商用車就曾提出了一個新思路——“歐洲車的質量,中國車的價格”。2000年,塔塔汽車提出的三步走的戰略發展計劃中,第一步就強調降低產品成本。該策略也使塔塔汽車的業績在隨后的四年里整整翻了一番,其在印度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超過了60%。
鐘師分析,塔塔汽車就是要將國內市場的快速增長力轉化成向國際擴張的動力。“這一點才是值得中國車企警惕的。”
“這必須作為一個命題來好好論證。”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陳光祖不無擔心的說,國內的小車市場形勢持續走低,迫使自主品牌開始轉走高端路線,“但轉型帶來的擴展也并不明顯。”車價在不斷地下跌,原料在不斷地上漲,怎么降低成本已經成了全球汽車廠商的重要課題。
目前奇瑞已和以色列量子公司成立了合資企業,生產中高端品牌汽車。“一個車型產品的成本控制有個限度,目前奇瑞出口自主品牌車型中60%是A5、東方之子、瑞虎等相對高端車型,旗云、QQ等低端車型的份額越來越少。”金弋波有些無奈地 說。
對于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而言,低成本優勢一直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法寶。現在,能將成本控制得更好的競爭對手已經出現,如何應對成本競爭,又將是一個新的考題。(余躍)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