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汽車業而言,無欲則剛,純粹的賑災,才是最好的“營銷”。
賑災!賑災!中國汽車企業站在了第一線。
在汶川地震之后,國內車企第一時間發出了捐助消息。據粗略統計,汽車行業已捐獻人民幣超過1億元,救援車輛約500輛。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車企第一次如此大范圍地投入到賑災當中,這不僅包括了廣本、廣豐、南北大眾、東風日產等主流車企,而且還有江淮、奇瑞、華晨、吉奧等自主品牌企業。這也是中國車企第一次如此迅速地向災區捐獻。在汶川地震當日,江淮、華晨等企業已經向災區捐款捐車。
在這次賑災中,中國車企的表現在各個行業中較為突出。而事實上,車企如此迅速、如此傾囊相助,才能和汽車業在中國工業體系中的地位相匹配。
目前,汽車制造與銷售業已經成為全國超過20個城市的支柱產業。去年,汽車業的利潤超過1000億元,行業平均利潤增長率高達60%,幾乎冠絕所有的細分行業。
可以說,汽車業是中國景氣度最高的行業。而中國汽車業的奇跡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內需的拉動,依賴于國民的踴躍消費。理所當然,汽車行業在大災大難面前,應當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今年年初南方大雪災的時候,輿論以及社會各界對汽車行業的賑災表現微詞頗多。在那次賑災中,只有少數車企在第一時間踴躍加入到賑災的隊伍中。
而本周汶川地震之后,危難關頭,汽車企業第一時間站出來了,回饋社會、救助災民,成為其他行業的楷模。這才體現出汽車業與其相匹配的行業地位。
在賑災面前,勿論金額多少、時間前后,都是款款愛心。在賑災面前,沒有商業戰略PK,沒有營銷對壘。全力賑災,應該是血濃于水的真情流露。
實際上,只要做到這樣無私的奉獻,其實就是最好的“營銷”。通過這種純粹的賑災,此前被稱為“暴發戶”、“富得流油”的汽車企業,才能夠改變形象,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通過這種純粹的賑災,汽車行業才能成為人們心中真正的負責任的“支柱產業”,而不僅僅是政府眼中的“支柱產業”。
但年輕的汽車業仍舊有車企借此次賑災,過分強調其產品性能的行為。有車企就如是稱,“地震災區路面狀況復雜,使得具備操控性和高通過性的XX車在本次搶險救災行動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這種表述令人很失望。
另外,不得不提醒的是,目前不少車企的捐助更是一種消息發布,至于有多少款項真正第一時間到賬、車輛多快能夠交付使用,仍舊需要車企派人跟蹤到底。此前,一些行業曾經出現企業捐贈“口實不一”的惡劣行徑,希望不會在汽車業出現。
對于汽車業而言,無欲則剛,純粹的賑災,才是最好的“營銷”。(樂國星)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