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反壟斷法》實施,這不禁讓汽車廠家、經銷商聞風而動:成都三家廣州豐田經銷商已開始對凱美瑞實施“自主定價”,宣布將根據本地市場的情況制定車價。同時,《反壟斷法》對于對消費者有影響的加價賣車、禁止跨地區銷售現象有了明確界定。
加價賣車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車賣得越火,加價就越嚴重!幾天前,訂了一臺新車,找的熟人,多交了6000元,還要等到三周后才能提得到車,這些經銷商個個賺得太安逸了。我們消費者眼巴巴地看著他們把我們的錢掏出來不說,還要賠笑臉。”面對經銷商加價賣車,消費者如是說。
消費者張先生看上了一款跨界車型,到4S店里一問才知道該車需要加價銷售,就算是多交了錢,還是要等上兩個月才能提到車。其實,不僅僅是張先生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現今市場上一些全新的換代車型更是明目張膽地提出了“加價1.5萬-2萬元才能提車”的條件。對此,經銷商的態度是:價碼在那兒擺著,你愛要不要。
不知從何時開始,但凡有新車上市,總會在市場上發現有經銷商在那吆喝,“早拿車可以,加價!”而此時,廠家也僅會拋出一句“產能有限”作為口頭解釋。
“我們也不想加價,但市場就是這樣供不應求”,一家東風本田經銷商告訴記者。的確,加價賣車并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一款車型加價,大都是因為新車上市,粥少僧多,再加上銷售人員對該車的一番“花言巧語”, 更讓消費者打定注意,非此車不買。
一般來說,大多數消費者都有著“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市場上凡是瘋狂漲價的商品,都一定程度會出現消費者瘋狂追捧的場面,因為消費者害怕價格還會漲。既然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商家為什么不加價呢?
即將實施的《反壟斷法》第十三條“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第一款“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中指出,經銷商不允許為了達到某種最大利潤而“聯手”加價。也就是說,加價現象有望被遏制,這一消息對于消費者來說自然是件好事。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營銷資深工程師徐憲成認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非常正常,汽車作為大件消費品,不同于快速消費品。當經銷商降價的時候,消費者能坦然面對,為什么經銷商的加價卻讓消費者感到不平衡呢?因此,關鍵的問題還在于消費者如何看待加價,如何平衡加價與降價帶來的心理落差。
對此,記者認為,面對加價最好的方法就是:拒買。
跨區銷售 大膽尋找最低價
除了“加價賣車”外,“跨區域銷售”也向來是讓廠家和消費者敏感的問題。國內汽車廠家向來對“跨區域銷售”都表示禁止,一旦有經銷商違反,輕則罰款,重則會被廠家取消經銷商資格。然而《反壟斷法》實施后,對于跨區域銷售的限制或將有所改變,這在消費者看來也是一件歡欣鼓舞的事。
“什么地方都可以買車,那當然好,我肯定要找遍全國,挖出個價格最便宜的經銷商。”聽到這個消息后,一位打算買車的王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
以上海為例,消費者買車都要提供身份證和暫住證。如果你是浙江籍的消費者,即使你知道要買的某一款車在上海的成交價格更便宜,但上海的該品牌經銷商卻不能將車賣給你。因為廠家要求買車者所買的車與所上的牌照必須在同一區域,從消費層面上進行地區限制。
對于消費者而言,能享受到最便宜的價格是最重要的,但經銷商卻表示非常擔心。上海一家別克經銷商表示,如果可以跨區域銷售,不排除會發生比以前“躥貨”更混亂的局面,惡性價格戰也有可能會由此產生。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買車不受區域的限制,消費者才能真正得到“買便宜車”的機會。比如同款車型北京賣的價格比較低,消費者知道后就可以在當地以此為由“要挾”當地經銷商給出同樣讓利。但買車后,今后如何維修保養、上牌,目前還都是個問題。
不過,記者認為,在汽車售后保養方面,消費者也無需太過擔心。因為在售后服務方面,經銷商間的競爭也很激烈,因此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會由于沒有在同一家4S店購車,而導致日后產生多余的維修養護支出。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