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J.D.POWER亞太公司2008年中國新車質量調研(IQS)報告發布,和往常一樣,這份調查報告的發布再度引起了業內的普遍關注。
由于身背“全球最權威的第三方調研機構”的旗號,J.D.POWER幾乎每一年調查報告的發表,都會在業內引起不小的騷動,排名靠前者由此矜然自許,迫不及待地在各大媒體上發布自己“金榜題名”的消息,而排名不佳者,則要么表面客氣以示氣量驚人,要么牢騷滿腹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J.D.POWER就在這種“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的冷熱交替中,默然前行。
但今后的情況可能會略有不同。就在J.D.POWER本次IQS報告發表的時間前后,一條關于J.D.POWER亞太公司可能在明年向汽車企業收取一定的推廣使用費的消息在坊間不脛而走,在坊間已多次傳出對J.D.POWER調查報告的質疑聲之后,這樣的傳言再度加劇了人們對其公正性的擔憂。
傳言也引起了J.D.POWER中國的警覺。11月14日,J.D.POWER中國區總經理梅松林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多次反問記者:能告訴我是哪家汽車公司告訴你這個消息的嗎?
汽車調查,在第三方的公正和商業運作的誘惑之間,正面臨抉擇。
核心提示:
·中國汽車調查服務市場規模超過百億,中外機構展開激烈爭奪。
·傳J.D.power悄然加大商業推廣步伐,J.D.power中國極力澄清。
·在公正和商業利益之間,調查機構如何保持平衡?
當事者回應:
J.D.POWER中國區總經理梅松林:J.D.POWER中國區的確從今年開始為排行榜上各個細分市場排名第一的企業制作專門的獎杯,廠家需要的話需要花錢購買這個獎杯,在J.D.POWER全球和亞太其他地區,早已開展這個業務。
關于J.D.POWER的傳言
隨著10月底J.D.POWER最新一期IQS報告的發布,傳言已成愈演愈烈之勢。
11月8日,國內一家著名汽車公司市場部的高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的確有這個消息,我們目前也正在積極和J.D.POWER亞太公司聯系,希望了解更清楚的情況,“好像是說今后各個細分市場排名第一的企業,J.D.POWER專門制作了一個獎杯,廠家買這個獎杯要花很多錢。”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但對于具體的情況,他也坦言自己目前知道的并不多,“具體情況還要等接下來接觸后才知道。”
J.D.Power是一家全球市場信息服務公司,在美國已有40年左右的汽車行業調查經驗,其發布的汽車產品質量和用戶滿意度評估報告在美國和全球工商界獲得較高認同,其報告甚至被作為消費者購車和企業制定策略的依據。2000年,J.D.POWER公司進入中國,并在2005年首次公布了關于中國汽車行業的年度調研報告,由于國內汽車市場之前一直缺乏獨立的第三方調研公司,J.D.Power中國版調查報告的發布迅速讓它被引為上榜企業的“知己”,幾乎所有的上榜企業均在自己的各種宣傳手段上,提及J.D.Power的大名。
但現在,這種隨便亂用別人立場的行為將面臨著收費的考驗,而且費用還相當高。
“我們也聽說了這個消息,費用可能要60多萬元。”11月6日,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這樣對記者說。“引用別人的東西要付費是無可厚非的,不過這個費用好像收的也太高了些。”這位人士表示。
質疑之聲再起
傳言讓業內對J.D.Power調查報告的公正性和科學性的質疑之聲再度泛起,早在10月底,當J.D.Power最新一期調查報告出爐的同時,就有不少媒體記者質疑:這個結果有點不太正常。
翻開J.D. Power亞太公司2008年中國新車質量調研SM(IQS)報告,日本汽車品牌表現讓人難以置信的優異,在總共六個細分市場中,日本汽車公司摘得五項桂冠,其成績之優異,讓人側目。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日系汽車公司第一次在J.D. Power亞太公司中國區的調查報告中獨占鰲頭,早在J.D. Power亞太公司在中國發布調查報告之初,因為日系汽車企業的優異表現,就在業內引發了“J.D. Power有日方背景”的猜疑。
盡管這個猜疑最終因各方的澄清而不了了之,但一貫以 “第三方”自居的J.D.Power在華之路也由此遭遇各方質疑,為數眾多的質疑一致指向其標榜的“獨立性”。
2006年8月,J.D.Power第二次發布中國汽車市場調查報告,這次報告的發布也讓業內對其的質疑之聲達到頂點,由于當期有七位國內汽車企業的老總訪問J.D.Power的美國總部,在此行之后,這7家企業的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消息披露之后,業內一片嘩然。
在一系列質疑聲發出后,J.D.Power中國高層頻繁澄清。但令其尷尬的事實是,中國企業和消費者對其的質疑卻似乎由此開始如影隨形。
事實上,J.D.Power遭遇的不僅有調查立場的尷尬,更有調查體系上的質疑。
在最新一期的調查報告中,根據J.D.Power報告,本次調研是在10719位新車主的反饋基礎上做出的,涵蓋了中國26主要城市的43個汽車品牌,總共是102個車型,平均下來,每款車型的樣本量只有11個左右。
“這樣的樣本量的確有點少,在一般的調查公司里面,至少要有30個樣本量才有參考意義。”11月6日,一位業內人士這樣對記者說。
真相如何?
面對突如其來的傳言和質疑,J.D. Power中國區高層再度極力澄清。
11月14日,J.D. Power中國區總經理梅松林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一再強調:這不是一次突然的商業運作,而是J.D. Power中國區適用J.D. Power全球統一標準而采取的行動的一部分。
“你知道,J.D. Power從2000年進入中國到今年已經是第9個年頭,之前在這個方面我們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今年只是個開始,而在J.D. Power全球和亞太的其他地區,我們早已在開展這個業務。”梅松林這樣說。
梅指的“這個業務”就是指J.D. Power中國從今年開始將為自己排行榜上每個細分市場排名第一的企業專門制作一個獎杯,廠家如果需要這個獎杯,就只能花一定的費用從J.D. Power中國區手中購買。
換言之,目前在各個汽車廠家口中流傳的消息基本屬實,但情況卻也似乎并沒有傳言所預言的那么嚴重。
對于這個獎杯的價格,梅松林表現得相當謹慎,“這是我們的商業秘密,不方便告訴外界。”梅松林說。
第三方立場的意義
作為獨立的第三方調查機構,如何保持自己的第三方立場從來都是一個商業調查機構需要認真面對的難題,很顯然,J.D.Power不是唯一一家遭遇大規模質疑的第三方調查公司,2008年6月,剛剛在中國誕生尚不足兩年的C-NCAP碰撞測試結果同樣遭遇質疑,央視的強勢介入,讓這個運作還不到兩年的機構幾乎遭遇滅頂之災。
面臨同樣困境的不僅僅限于J.D.power、C-NCAP這樣的汽車調查機構,事實上,幾乎在所有商業調查機構存在的市場,都同樣面臨著同一個難題;如何在第三方的公正性和商業誘惑之中保持自己的平衡。
“如果沒有收入,商業調查的意義何在?”11月6日,一位熟悉調查公司運作內情的人士這樣對記者表示。
這或許正是所有商業調查機構、排行榜所面對的難題,一個權威、系統的調查,所投入至少以百萬元計,動用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更是難以計算,如果這樣的投入沒有收入作為回報,則調查顯然將無以為續。
但反過來,當商業運作從一開始就和調查機構緊密結合,并在調查機構的所有行動中如影隨形,則調查所標榜的獨立、客觀和公正性亦將無從談起。
這或許就是所有商業調查機構的宿命所在。
“運作成熟的汽車公司,根本就不用去買榜單,只要把自己日常所需要的各種內部調查培訓任務打包交給一些調查機構,那么就根本不用擔心自己在這些調查機構發布的各種排行榜上的位置。”11月6日,一位熟悉調查公司運作內情的人士這樣對記者說。
原來如此。
百億蛋糕的誘惑
J.P.power、C-NCAP、中國汽車品牌顧客滿意度調查,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火爆的中國車市,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下場逐鹿,形形色色的機構和榜單充斥其中,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
“我現在幾乎每天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邀請函和策劃書,告訴我哪里又搞了一個評選和榜單,希望合作。”11月8日,在一家汽車公司市場部高管的辦公室,一位汽車公司市場部的高管這樣無奈地對記者表示。
火爆的汽車調查和排行榜背后,是中國汽車市場潛藏著的百億元調查蛋糕的爭奪。
1998年以來,中國車市火爆發展,以年均20%以上的增幅逼近年產銷1000萬輛汽車的大關,穩居世界第二大市場寶座,專家預測,按照我國汽車保有量測算,調查及相關市場容量將達到100億元以上的市場規模。
巨大的誘惑之下,各方機構開始頻繁出手,以圖在這場爭奪戰中取得先機。
早在2006年就有消息表示,僅J.D.Power在中國一年的收入就可能在17億元左右,其中包括廠商委托的經銷商調查以及出售報告的收入。據了解,他們的一份報告售價在120萬元以上。有人推算,僅僅銷售報告一項,J.D.Power一年就能從中國卷走3億元。
很顯然,市場的爭奪才剛剛開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