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體篇 新中國五十年系列報道:上海科技半世紀鑄就輝煌 中新社上海九月十四日電新中國五十年系列報道:上海科技半世紀鑄就輝煌 中新社記者 崔煜芳 上海是當代中國一個重要的科學技術中心。 一流的城市離不開一流的科技。當上海不斷向世人展現其流光溢彩、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時,無疑也展現了上海人的聰明和才干。五十年來,上海科學技術領域發生的質變,鑄造出一條令世人驚嘆的輝煌之路,也使上海成為一座智慧之城、創新之城。 古代上海地區曾涌現過如徐光啟、黃道婆等歷史上聞名的科技專家,本世紀初上海也曾是中國近代科學的發祥地。然而,五十年前,中國共產黨開始主政上海時所接收過來的科學攤子卻是一個破敗殘局,上海除有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留下的九個科研機構,加上本地的幾個地方實驗室,總共只有十五個科研機構,科研人員不到三百人,面臨著基礎薄弱、人員稀少、設備陳舊、經費短缺、難有所為的困境。 新中國的成立,給上海的科技事業帶來了新生。科技人員以建設新上海的滿腔熱情投入工作。很快,許多“國內第一”的紀錄從黃浦江畔誕生。其中,上海的工業在五十年中由普通到尖端,由仿制到自行設計、制造。從第一根無縫鋼管到第一臺大型電子顯微鏡,從第一臺拖拉機到第一艘大型貨輪,從第一塊集成電路到第一個工業機器人,還有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第一臺冰箱、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第一臺錄像機、第一輛轎車…… 上海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尤其在生物醫藥科學領域,上海數十年來始終在國內保持領先地位。一九六一年,中科院上海分院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沒有外祖父的癩蛤蟆”,宣告了單親繁殖的成功。一九六五年,上海又人工合成胰島素,世界上第一個具有生物活力的人工蛋白--結牛胰島素在上海誕生。在醫療技術方面,上海也涌現了大量成果,如深低溫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大面積燒傷治療、針刺麻醉以及一九六三年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實施的國內首例斷肢再植手術獲得成功。 進入九十年代以后,上海在新興的基因科學領域屢創佳績,不僅構建成功世界上首張高分辨率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同時在人類基因組疾病治療領域獲重大進展,并創立了獨特的轉基因動物技術路線。 上海還是新中國空間技術的重要基地之一。從五十年代末開始,上海著手研制探空火箭,并于一九六0年春試發射成功中國第一枚探空火箭和第一枚地空導彈,這是中國空間科學史上第一個重大成果。一九七0年,上海參與研制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升空。此后三十年間,由上海自行設計、制造的三種大型運載火箭,承擔了中國衛星發射的近一半任務。今年五月十日,中國成功實現了國內航天史上“一箭雙星”的發射,這一空間技術領域的重大進展,是上海科技界在邁向新世紀之際,最新創造的又一項“第一”。 據統計,自八十年代以來,上海每年都誕生二千多項重大科技成果,獲國家級獎勵的項目每年達數十項。上海的科研能力不僅在國內居領先水平,在國際上也聲名大振。 目前,上海全市擁有八十多萬專業科技人員,形成了一支學科門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的科研隊伍。全市擁有各類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達到一千一百五十個,并形成了綜合性的基本配套的科學技術體系。 上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增長,一九九六年達到百分之三十八點七一,一九九七年達到百分之四十一,一九九八年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三點八七。 上海科技以五十年的輝煌歷程正迎接著新世紀的降臨。目前上海根據國家的總體部署和自身發展的目標,有重點地加強優勢學科的基礎性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同時加快了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在二十一世紀的淡淡曙光中,將升騰起上海科技新一輪的輝煌。 (完) |
[返回]
版權所有:中國新聞社、搜狐公司 制作單位:中國新聞社多媒體編輯部 |
Copyright: http://www.xieliaobaba.com , http://www.sohu.com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