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貿五十年
“大一統”的前三十年
大步邁進的二十年
面向新世紀的機遇與挑戰
作者:余東暉
五十年代初,上海綢布商在慶祝公私合營。
|
中國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出國時有個嗜好:逛商場。當他在歐美的大商場中看到好多衣服、鞋類、玩具、小家電都標著“MADE IN CHINA”時倍感自豪,并說:“這在二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不過他有一樁心事:何時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到處都能見到“MADE IN CHINA” |
的高科技產品呢?于是在這位“老外貿”的任上,中國外貿最新提出了“科技興貿”戰略。
“大一統”的前三十年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起,進出口就被視作事關國家經濟命脈。一九四九年十月,新生的共產黨政權采取三大步驟發展“社會主義對外統制貿易”:第一步,廢除帝國主義對中國外貿的控制權,沒收外貿中的官僚資本;第二步,建立國家統一管理的以國營外貿企業為主體的外貿體系;第三步,對私營進出口商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到一九五六年,外貿進出口率先成為全部實現國家統制的行業之一。
在那個年代,外貿政策與外交路線密不可分。與外交上的“一邊倒”一致,那時中國主要與蘇聯和東歐的社會主義“兄弟”們開展貿易,特別是一九五0年卷入朝鮮戰爭后,中國更從蘇東進口了大量物資用于恢復經濟和抗美援朝,并出口農副產品和原料產品。進出口總額從一九五0年的十一點四億美元增長到一九五二年的十九點四億美元。
這種狀況在整個五十年代得以延續,社會主義陣營對華貿易額一直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七成以上,其中對蘇聯“老大哥”的貿易額占全國外貿總額的一半。
一九五八年“大躍進”運動的浮夸冒進和六十年代的中蘇關系惡化,損害了剛剛步入正軌的中國外貿。一九六0年七月,蘇聯召回全部在華專家,中止十二個雙邊協定和幾百個合同,“一邊倒”外經貿政策的脆弱性立即顯現,中國外貿陷入困境。一九六二年,中國進出口額僅有二十六點六億美元,僅相當于一九五四年的水準。
六十年代初,中國經濟開始調整,為了恢復經濟,還清對蘇債務,中國轉向與西方國家開展貿易。到一九六五年,中國外貿總額達四十二點五億美元,同一百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關系。
中國外貿剛剛恢復元氣,一場更為猛烈的極左政治運動--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對外貿易部被攻擊為“賣國部”,全國外貿管理陷于無政府狀態,進出口大滑坡。一九六九年,進出口額僅有四十點三億美元。
直到文革后期,中國調整了鋒芒畢露的外交政策,并成功利用東西方集團的冷戰,突破封鎖。尤其是一九七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在聯合國等主要國際機構中的合法席位,許多西方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促進了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一九七五年,中國進出口額達到一百四十七億五千萬美元。
“四人幫”倒臺后,急于實現現代化的中國在一九七八年出現了“洋躍進”,不顧國力,盲目進口,突擊訂貨,一年引進技術設備成交七十八億美元,超過前二十八年技術設備引進的總和,造成了巨大損失。
對外統制貿易三十年,中國外貿是計劃經濟色彩最濃的行業。外經貿經營權高度集中,全國僅有十一家外貿專業總公司及其一百三十家分支公司嚴格執行著外貿“任務”。
如今隨處可見的可口可樂,當時只特供住在北京飯店的外國人;能在擁擠的人群中搶購到一件“出口轉內銷”的殘次服裝,就足以在親朋好友面前炫耀一番了;有人甚至用從日本進口的尿素包裝布袋制成衣服,招搖過市,自以為榮。
這些在今天看來匪夷所思的現象,就是那個時代對外貿易的縮影。而這些在改革開放的二十年間,悄悄地轉變了。
大步邁進的二十年
一九七九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外經貿是最直接的受益行業,而且由“互通有無,調劑余缺”的配角變成了“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中國改革開放的主角。
與農村和工業改革相仿,中國外貿的改革也是從放權開始的,“鐵板一塊”的格局在 |
一九九二年,世界最大的快餐連鎖店麥當勞在北京開設首家餐廳。 |
廣東和福建首先被打破,國家統一經營、統負盈虧的舊體制逐漸解體。
一九八六年,中國申請恢復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締約國地位。關貿總協定是一個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國際多邊貿易體系,中國申請復關意味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更多的市場化。雖然此時中國擁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僅有八百多家,與今天的二萬五千多家不可同日而語,但畢竟堅冰已經打破,中國外貿融入了市場因素:計劃經濟為主,商品經濟為輔。
一九八八年,外貿行業全面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一九九一年,調整匯率,統一外匯留成,取消直接的出口財政補貼,外貿企業自負盈虧機制初步形成。
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和中共十五大確立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中國的外貿體制改革也有大動作:兩次共降低三千六百多個稅目的進口稅率,取消全部取消進口調節稅。
多年后,負責中國復關談判的中方首席代表龍永圖談起這段經歷,無不感慨地說,原來在談判中,無論我們怎么說明,人家都不理解何為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相結合,現在我們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中國要實行市場經濟。
一九九四年,人民幣匯率并軌,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出口。取消外匯留成和外貿企業上繳外匯任務,實行結售匯制。調動了企業出口的積極性。
是中國改革開放自身的需要,也是因應申請復關和加入世貿的要求,中國從一九九二年起先后四次大范圍大幅度降低進口關稅,使中國關稅稅率從百分之四十三降到目前的百分之十七,并承諾到二000年降低到百分之十五,二00五年降至百分之十。目前中國對進口商品實行許可證管理的僅剩三十七種,三百個稅目。到二00五年將全部取消非關稅措施。
改革帶來的陣痛不可避免:一些外貿企業對內高價搶購,對外低價競銷屢禁不止;中國商品在國際上遭受反傾銷起訴此起彼伏,迄今近三百起;進口無序、重復引進的現象時有發生。
改革推動的成就有目共睹:一九七八年,中國進出口總額二百零六億美元,僅列世界第三十二位;一九九八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三千二百三十九億美元,躍居全球第十。
1980-199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
年份 總額 出口 進口
1980 381.4 181.2 200.2
1981 440.2 220.1 220.1
1982 416.2 223.2 192.8
1983 436.1 222.2 213.9
1984 535.5 261.4 274.1
1985 696 273.5 422.2
1986 738.4 309.4 429
1987 826.5 394.4 432.1
1988 1028 475.2 552.8
1989 1116.8 525.4 591.4
1990 1154.4 620.9 533.5
1991 1356.3 718.4 637.9
1992 1655.3 849.4 805.9
1993 1957.1 917.6 1039.5
1994 2367.3 1210.4 1156.9
1995 2808.5 1487.7 1320.8
1996 2899 1510.7 1388.3
1997 3250.6 1827 1423.6
1998 3230.3 1837.6 1401.7
面向新世紀的機遇與挑戰
廣東的私營傘廠正在趕制產品。
|
盡管近年國內有人對中國實行大進大出的“外向型”經濟路線提出質疑,但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卻是不爭的事實。一九九八年中國進出口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達百分之三十三,外貿與投資、消費一道,被稱為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然而這駕馬車去年以來卻在奔向新世紀的征程中經歷著一段坎坷崎嶇路。 |
亞洲金融危機給中國出口帶來了嚴峻挑戰,有關國家出口商品有四成與中國雷同,而貨幣貶值使之價格競爭力明顯提升。國際市場初級產品特別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下挫,部分產品國內外價格倒掛,明顯削弱加工品出口競爭力。歐元區啟動且歐元貶值,對中國向歐盟出口構成巨大壓力,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出口商品多屬勞動密集型產品,附加值低,企業適應市場能力差,也是出口下滑的原因。
去年中國出口微增百分之零點五,今年前七月出口減少百分之二點八,為一千零二億美元。
中國政府提出千方百計擴大出口,并采取了以下措施,主要有:提高出口退稅率;鼓勵企業到境外發展帶料加工;通過跨國公司的營銷網絡推銷中國商品;外貿出口權由審批制向登記制過渡;減少出口許可證和配額管理品種;賦予私營企業進出口經營權;擴大中外合資外貿公司的試點地域和數量。
中國外貿要獲得穩定、持續、健康的發展,既要靠政府扶持,更要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憶往昔,中國出口曾靠桐油、絲綢、腸衣、豬毛“四菜當家”;看今朝,工業制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提升到近九成,但主要還是紡織品、鞋類、玩具、箱包、小五金等“大路貨”,真正屬于高科技產品的出口比重僅為百分之六。
吳儀曾經有過比喻:中國出口六千萬雙鞋到法國,才能換回一架“空中巴士”。這種狀況不改變, |
廈門最大的臺商投資家電企業燦坤公司,生產的家用電器百分之八十銷往歐美、日本、臺灣市場。
|
中國在新世紀要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就只能是夢想。
曾任外經貿部部長的李嵐清提出過“大經貿”戰略,現任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又提出“科技興貿”戰略,前者主要是為了求“大”,后者主要是為了求“強”。這是中國外貿發展的必然過程。
為實施“科技興貿”戰略,中國選擇了十五個基礎較好的城市,扶持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消費類電子、家電等產品的出口。今年爭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三成,達到一百五十億美元。二0一0年達到一千二百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的比重提高到百分之三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選擇機電、紡織兩大類產品,提高其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北京的個體服裝攤販在大力推銷廉價服裝。 |
作為世界第十大貿易國,中國正在謀求加入全球多邊貿易體系--世界貿易組織。加入世貿與中國改革開放的目標是一致的,可以促進中國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可以通過參與制定國際經貿規則,維護中國的利益;可以利用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制約經濟強權。雖然眼下中國加入世貿前景未卜,但世貿組織不可能長期把 |
中國排除在外,而加入世貿也將為中國外經貿在新世紀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