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鈞儒 (1875.1.2-1963.6.11)
字衡山。浙江省嘉興縣人,生于江蘇蘇州。出身于清代晚期的一個士大夫階級家庭。
從小接受中國舊的傳統教育,16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0歲中進士。1905年留學日本東京私立法政大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浙江宣告獨立,曾任浙江臨時警察局長。1912年任浙江省臨時省議會議員,同年5月加入同盟會。1926年任浙江省臨時政府政務委員兼秘書長。大革命失敗后到上海。1928年任上海法科大學(后改名為上海法學院)教務長,并執行律師業務。1932年參加宋慶齡、魯迅組織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5年,率先響應中國共產黨號召,團結廣大愛國人士,組織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是當時因主張抗日救國而被逮捕入獄的著名“七君子”之一。1941年參加組織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后改名為“中國民主同盟”)。解放戰爭時期積極同中國共產黨合作。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建國后,歷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委員、法制委員會委員,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副會長,第一、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一至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
1963年6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歲。
宋任窮 (1909.7.11-)
生于湖南瀏陽縣烏石垅村。1926年加入共青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瀏陽縣區農會委員長、縣工農義勇隊中隊黨代表。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連黨代表,第十二軍團政委,第五軍團師政委。1934年參加長征,任干部團政委。到陜北后,任第二十八軍政委、軍長,曾率部參加東征和西征。1937年后,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東進縱隊政委,冀南軍區司令員、政委,中共冀南區委書記。參與開辟冀南抗日根據地。1944年后,歷任平原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平原分局代理書記,晉冀魯豫中央局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豫皖蘇分局書記兼華東野戰軍第三副政委。參與組織了淮海、渡江戰役。
1949年后,歷任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第四兵團政委,中共云南省委書記兼云南軍區政委,中共西南局第一副書記,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區副政委,中央軍委總干部部副部長,中共中央副秘書長,第三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共中央東北局第一書記兼沈陽軍區第一政委,第七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至1980年),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名譽會長,中國田漢基金會名譽理事長。1985年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被增選為中顧委副主任、常委。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十一屆中央書記處書記,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94年,《宋任窮回憶錄》出版發行。
妻子:鐘月林,1935年12月12日結婚。
宋慶齡 (1893.1-1981.5)女。
廣東省文昌(現屬海南)人,生于上海。1908年到美國佐治亞州梅肯市衛理公會威斯理安女子大學上學,
曾在校刊發表《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一文,高度評價辛亥革命。1913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孫中山英文秘書。后參加中華革命黨。1915年和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結婚,并致力于民主革命事業。1919年“五四”運動中,代孫中山起草了“學生無罪”的援救電報。1924年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堅決擁護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以后,向國內外介紹了孫中山的遺囑,譴責國民黨右派。1926年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和中國共產黨緊密合作,堅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同國民黨右派作斗爭。曾當選為國民黨第二至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武漢國民政府委員。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后,和國民黨左派人士一起,多次發表通電、聲明和宣言,揭露蔣介石和汪精衛的叛變行為。1927年在蘇聯和歐洲期間,兩次被選為國際反帝國主義同盟大會名譽主席,后又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委員會主要領導人。1929年5月回國,參加在南京舉行的孫中山國葬儀式。1930年去歐洲旅行。1931年回國。1932年,和蔡元培、魯迅、楊杏佛等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保護和營救了大批共產黨員和反蔣愛國主義人士。1935年與何香凝等率先響應中共中央關于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次年任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委員。1937年與馮玉祥、何香凝等在國民黨三中全會上提出恢復孫中山的三大政策的建議,并發表演說。
抗日戰爭時期,先后在廣州、香港組織保衛中國同盟,致力于戰時醫藥工作和兒童保育工作。抗戰勝利后,在上海創建中國福利基金會。
解放戰爭時期,曾給予解放區很大的物質幫助。1948年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名譽主席。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0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救濟總會執委會主席。1951年起,一直擔任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中國福利會會長,并長期主持中國救濟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的工作。1953年起任全國婦聯第二至四屆名譽主席。1954年9月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54年-1965年任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59年和1965年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75年1月起任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78被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稱號。1981年5月15日經中共中央政治局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后當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主席。
著有《為新中國奮斗》等。
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1982年5月29日,在鄧小平倡議下成立了紀念宋慶齡國家名譽主席基金會。
1993年,《宋慶齡選集》出版發行。
愛好:烹調、看電影、打康樂球、養鴿子、彈鋼琴。
丈夫:孫中山。
宋 健 (1931.12-)
山東榮城人。194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5月參加工作,前蘇聯莫斯科包曼工學院研究生畢業,博士。1945年-1948年任山東威海衛市政府通訊員、收發員、農村工作隊隊員。1948年-1953年在山東膠東區黨委干校、華東工礦部工業干部學校(現山東建材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外語學院等院校學習。1953年-1960年赴蘇聯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學院炮兵系學習,后攻讀研究生,獲副博士學位(80年代末,以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身份應邀訪蘇,順回母校,接受了由蘇最高學術委員會簽發的博士學位證書)。期間還在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夜校學習,并獲畢業證書。1960年-1965年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控制論研究室副主任。1965年-1966年任七機部二十六所副所長、黨委副書記。1966年-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1968年-1970年在甘肅酒泉國防科委二十基地工作。1970年-1978年任七機部二院生產組副組長。1978年-1981年任七機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長。1981年-1984年任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七機部總工程師、副部長,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名譽會長,航天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4年-1986年任國家科委主任、黨組書記。1986年-1993年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黨組書記。1993年-1998年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1998年起任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成員。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8年6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長,中日友協會長。1999年1月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十三至十五屆中央委員。
1992年1月當選為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委員。1994年4月被聘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主席團成員。1994年11月當選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1995年10月,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授予外籍院士證書。
1985年發起了“星火計劃”,1988年主持制定了“火炬計劃”。曾領導和主持了中國反彈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制,在工程控制論和人口控制論方面有杰出貢獻。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際數學建模學會最高獎--艾伯特·愛因斯坦獎。獲何梁何利基金1998年度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著有《工程控制論》、《人口控制論》、《中國人口控制:理論應用》(英文)等,主編有《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
精通俄語、英語。喜歡中國古典文學。
夫人:王雨生,航天工業總公司民品司總工程師。
張萬年 (1928.8-)
山東黃縣(今龍口市)人。194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基本系畢業,大專文化。1944年-1945年任膠東北海獨立團三營七連戰士。1945年-1947年任東北十二旅三十五團三營通信班副班長、班長,東北四縱隊十二師三十六團警衛員。1947年-1948年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十二師三十六團五連副排長、排長、連副指導員。1948年-1950年任東北四縱十二師三十六團通信股參謀、副股長、股長。1946年3月參加本溪保衛戰;1946年10月參加新開嶺戰役;1947年5月-11月參加東北夏、秋季攻勢作戰。1948年10月在塔山阻擊戰中立大功。后參加了平津、廣西戰役。
1950年-1956年任陸軍第四十一軍一二三師三六九團司令部作戰股股長,四十一軍司令部作戰科參謀。1956年-1958年任陸軍第四十一軍一二三師三六八團第一副團長兼參謀長。1958年-1961年在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預科系、基本系學習。1961年-1962年任陸軍第四十一軍一二三師三六七團副團長。1962年-1966年任陸軍第四十一軍一二三師三六七團團長。1966年-1968年任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作戰科科長、副部長。1968年-1978年任陸軍第四十三軍一二七師師長。1978年-1981年任陸軍第四十三軍副軍長兼一二七師師長(其間:1978年-1979年在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1981年-1982年任陸軍第四十三軍軍長。1982年-1985年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1985年6月-1987年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87年11月-1990年任廣州軍區司令員、黨委副書記。1990年5月-1992年調任濟南軍區司令員、黨委副書記。1992年在中共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1992年11月-1995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總參謀部黨委書記。1993年3月在全國人大第八屆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1995年9月在中共第十四屆五中全會上被增補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1995年12月在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97年9月在中共第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1997年11月任人民解放軍選舉委員會主任。1998年3月在全國人大第九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是中共九大代表,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
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6月7日被授予上將軍銜。1993年11月在巴基斯坦訪問時,被總統法魯克·萊加利授予一枚軍事勛章。曾先后五次立大功,獲三級解放勛章。
1997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香港回歸政權交接儀式。
張 沖 (1899-1980)
云南瀘西人。彝族。194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27年后,任滇軍旅長、師長。1935年對國民黨阻擊紅軍的命令,消極抵制,按兵不動。抗日戰爭時期,任國民黨六十軍副軍長兼一八四師師長,同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建立聯系,并吸收中共黨員到一八四師工作。后任新三軍軍長,參加了武漢保衛戰。抗日戰爭后,堅決反對內戰,并于1946年到延安。曾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總部高級參議,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國后,歷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民委委員,云南省民委主任,云南省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民委副主任兼涼山臨時軍政委員會主席,云南省副省長,中共云南省委委員,云南省革委會副主任,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0年10月30日逝世,終年81歲。
張克輝 (1928.2-)
臺灣彰化人,原名張有義。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至1947年在臺灣彰化高級商業學校學習。1947年至1948年在臺北市臺灣師范學院學習。1948年至1949年先在廈門大學經濟系學習,后任閩粵贛縱隊四團十四獨立連連長、副指導員。1949年至1951年任福建省安溪縣人民公安隊指導員、縣公安局股長。1951年至1952年在福建省委干校學習,后任省委土改工作隊組長,后又到省委黨校學習。1952年至1969年任福建省委統戰部干事、組長。1969年至1973年下放福建省寧化縣勞動,后任縣革委會宣傳組副組長。1973年至1978年任福建省革委會外事組翻譯。1978年至1982年任福建省政協副秘書長、省僑務辦公室、省外事辦公室副主任、省臺盟主委、省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1982年至1991年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統戰部部長,福建省對臺工作辦公室主任,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1991年至1997年任海峽兩岸交流協會顧問。1991年當選為第四屆全國臺聯會會長,同年當選為第四屆臺盟中央常務委員。1992年11月當選為臺盟第五屆中央副主席。1993年2月被增選為第三屆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1994年12月被增補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1995年5月在全國臺聯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臺聯會長。1997年11月當選為臺盟第六屆中央主席。1997年11月當選為臺聯第六屆名譽會長。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9年7月當選為第六屆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是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委、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第五、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喜歡聽古典音樂和臺灣歌謠。
夫人:洪小玲。
張治中 (1890.10-1969.4)
又名張本堯,字文白(伯)。安徽巢縣人。武昌起義后到上海參加學生軍,后隨軍北伐。1916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校第三期步兵科。曾任駐粵云南護國軍(后改為贛軍)連長、營長,四川護國軍師參謀,靖國桂軍總部參謀、師參謀長、軍校大隊長、獨立旅參謀長等。1924年后曾任黃埔軍校軍事研究委員會委員、入伍生團長、學生總隊總隊長、軍官團團長。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副官處處長、第二師和廣州衛戍司令部參謀長、軍事委員會航空局局長、航空學校校長、武漢軍分校教育長兼學兵團團長等。1928年往歐美考察。后任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武漢行營主任、教導第二師師長、京滬警備司令官、第九集團軍總司令、第五軍軍長等。參加了淞滬“一·二八”和“八·一三”抗戰。抗日戰爭時期,曾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湖南省政府主席,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長,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長,國民黨中央常委。抗日戰爭勝利后,任國民黨西北行營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主張國共談判,和平建國。
1946年代表國民黨參加軍事調處三人小組。1949年任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同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在北京進行談判,雙方擬定的國內和平協定為國民黨政府拒絕后,留在北平,1949年9月應邀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歷任西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第一、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一至四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955年獲一級解放勛章。
著有《七十回憶》一書。
1969年4月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夫人:洪希厚。
張思卿 (1932.8-)
河南洛陽人。195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3月參加工作,相當高中文化。1949年-1952年任河南省新鄭縣支前司令部謝莊供應站工作員,華中支前司令部通城供應站南襄辦事處工作員,最高人民檢察署中南分署收發員,中南土改工作隊廣西平樂縣工作隊分隊副隊長、工作組組長。1952年-1954年任最高人民檢察署中南分署科員、調查員。1954年-1955年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東北工作團副組長、助審員。1955年-1966年任長江水上運輸檢察院檢察員,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員、黨組秘書、秘書科長。1966年-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后下放“五七”干校勞動。1969年-1973年在湖北省公安機關軍管會審批組工作。1973年-1974年任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辦公室副主任。1974年-1983年任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1983年-1985年任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省公安廳廳長、黨委書記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湖北省總隊第一政委,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政法委員會書記。1985年-1988年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成員、檢察委員會委員。1988年-1993年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檢察委員會委員。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任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副主任。是中共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四、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
夫人:鄒明仙。
張愛萍 (1910.1.9-)
生于四川省達縣張家溝。早年在家鄉參加學生運動和農民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共青團中心縣委書記,共青團中央局秘書長,少年先鋒隊中央總隊訓練部部長、參謀長、總隊長,紅三軍團第四師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十三團政治委員,軍委騎兵團政治委員、代團長。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長征中參加搶奪婁山關、攻克遵義城等戰斗。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江浙省委軍委書記,豫皖蘇省委書記,八路軍蘇皖縱隊政委,八路軍第五縱隊三支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三師九旅旅長,三師副師長兼蘇北軍區副司令員,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參與開辟豫皖蘇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委員,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兼政委。參加了渡江戰役。
建國后,歷任第七兵團司令員兼浙江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參謀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并先后兼任國務院國防工辦副主席、國防科委主任,國家科委第一副主任,中共中央軍委科技裝備委員會主任,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1987年當選為中顧委常委。1995
年1月當選為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長。1996年1月出任中國航天基金會名譽會長。是
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十四大代表、十五大特邀代表,第五
屆全國人大常委。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
章。
曾參與組織領導原子彈、導彈、衛星等研制與試驗工作。出版有《張愛萍軍事文
選》、《張愛萍墨跡》(1995年)、《神劍之光》。
愛好:書法,被譽為“將軍書法家”。攝影,抗戰時期拍攝的新四軍戰斗生活照片,
已被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照片檔案館列為重要的珍藏品。
夫人:李又蘭。1942年8月結婚。
長子:張翔。少將軍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