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政府對于進口的關注已成為不爭事實,無論是上周二商務部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姚堅強調進口對于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的顯著作用,還是隨后第二天“中國進口政策解讀研討會”上,諸位專家、官員針對如何擴大進口獻計獻策,都折射出當下貿易順差偏大的現實。
1~7月份,我國貿易順差為839.3億元,同比下降21.2%,2009年我國全年貿易順差為1960.7億美元。
今年4月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全年貿易順差額將在去年基礎上減少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今年順差須在千億以下,而前7個月的數據已經非常逼近,按預計,接下來5個月僅有不到200億美元的增長量。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目前看不出重大改變的情況下,今年的貿易順差預計在1350億美元左右。
下半年,國內國際經濟走勢難料,進出口也存變數。摩根大通20日的報告認為,中國5~6月間出口增長幅度較大,是因為中國出口商趕在7月中旬國家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前加大出口,但7月出口增速回落不多,因此其后數月的出口可能因此受到更明顯的影響。
上述人士分析說,今年年初出口預測是前高后低,雖7月份出口比較強勁,但前高后低的趨勢不會改變。
進口方面,該人士認為同樣受到很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資源價格,供求關系,美元走勢等都將影響進口。此外他還表示,進口是內需的函數,內需會不會出現收縮,增速會不會放緩,都對進口有影響。
摩根大通對于內需的判斷比較保守,固定資產投資仍在放緩,消費者支出雖可保持彈性,但增幅擴大可能性較小,因乘用車銷售和樓市相關銷售缺乏動力。
針對順差1000億美元能否達到,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國慶認為,外貿市場化程度很高,難說控制,當下應該增加進口。能保持1000億美元已屬不錯。
中國貿易順差狀況的扭轉恐怕不能僅寄希望于傳言要出臺的促進進口政策,加工貿易始終還是貿易平衡的掣肘。據海關總署統計,1~7月,我國加工貿易順差達1672.9億美元,一般貿易逆差318.7億美元。
張國慶說道,我國加工貿易占到全部貿易總量的48%左右,我們獲得了加工費,實際利潤不在我們手中,中國貿易大量順差,好看的數字留在我們這里,實際利益不在我們這里。
張國慶還指出,一般貿易是有利于控制順差的,去年就是逆差,進口擴大確實能夠減少一些矛盾和摩擦,但加工貿易造成的順差由一般貿易來補償是很難完成的。
前述人士也持這種觀點,并引申說,加工貿易更多是外資,外資已經出現結構性變化,進入非制造業,更多是內銷而不是外銷,未來幾年,不做任何調整,加工貿易順差在整個比重上也將結構性下降。
順差不斷擴大,人們自然會聯想起人民幣升值,張國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考慮到中國貿易結構以加工貿易為主,加工貿易與一般貿易是不一樣的,我們的順差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中國人民幣升值的空間幾乎是沒有。(胡健)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