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同時也表示,要高度關注國內氣候條件極端異常:農業災害多發頻發,對糧食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要做好防范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各項準備工作,“占全年糧食產量2/3左右的秋糧生產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8月20日在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指出,目前秋糧長勢總體較好,奪取豐收是有基礎的。
在回答“洪澇災害對秋糧生產有哪些影響?會不會影響全年的糧食總產量?”的問題時,陳萌山表示,入汛以來,我國部分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局部地區洪澇災害頻發重發,對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至8月19日,全國因洪澇、臺風農作物受災面積1.64億畝,這個數字大于常年水平。
糧價上漲影響CPI預期
7月CPI或在見頂后逐步回落的預期,因當前俄羅斯禁止小麥出口推高糧價而發生了變化!
8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3.3%的同比漲幅,較6月擴大0.4個百分點,創下新高。其中,食品漲價因素一馬當先,貢獻率高達75%。
針對CPI走勢,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認為,最主要的上行因素是近期農產品價格的變動,特別是隨著小麥減產,國際糧價上漲將刺激國內市場,糧食等農產品價格將是影響CPI的重要變數。
據發改委監測,7月,全國主產區糧食收購價格、36個大中城市糧食零售價格均穩中有升。主產區小麥平均收購價為每50公斤(下同)98.66元,比上月上漲1.21%;稻谷平均收購價格為109.32元,上漲0.44%;玉米平均收購價格為91.81元,比上月上漲1.98%。
糧價穩,百價穩。目前,異常天氣刺激糧價走高,已被認為是食品漲價的主要推手,并抬高了通脹預期。
發改委13日發布報告表示,綜合考慮今年以來災害性天氣頻發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季節性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3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新漲價因素將繼續增強,預計CPI同比漲幅將在7月份3.3%的漲幅水平上下略有波動。這與此前發改委表態三季度CPI將逐步回落有所差異。
5月14日,發改委有關人士曾表示,隨著翹尾因素的逐漸消失和供應增加,三季度CPI同比漲幅會逐漸回落。
此前有多家機構分析認為,7月CPI或在見頂后逐步回落。當前俄羅斯禁止小麥出口可能推高糧食價格,讓這種預期發生了變化。
據鳳凰網報道,專家預計國內糧價在第三季度還將會上漲,而糧價的上漲將會導致很多下游的產品漲價,因此8月份的CPI將有可能高于7月份。
- 期貨
國際糧價暴漲 國內漲幅溫和
期貨業內人士認為,農產品期貨震蕩上漲是主基調
自今年6月份以來,隨著俄羅斯等全球小麥出口國接連遭遇自然災害,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小麥期貨價格開始暴漲,并帶動玉米、水稻和豆類等農產品全線大漲。
與瘋狂的國際市場相比,國內農產品期貨漲幅比較溫和。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強筋小麥)1009合約,今年6月22日盤中創下2258元/噸的低點后,開始震蕩上揚,于8月9日創下2440元/噸的高點,隨后走出了震蕩下挫的行情,上周五收盤報2378元/噸。
與強麥合約相比,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合約漲幅較小,玉米1009合約自6月底以來也呈現上漲態勢,由6月23日的收盤價1912元/噸,漲至上周五收盤的2026元/噸。此外,大連商品交易所豆粕1009合約也走出了沖高回落的走勢,先是由6月11日收盤價2704元/噸漲至8月9日收盤的3188元/噸,隨后又跌至上周五收盤的3090元/噸。
對于農產品期貨集體上漲的現象,北京中期期貨交易部總經理胥京鋼告訴記者,小麥和玉米是替代關系,部分出口的小麥用作飼料,小麥價格上漲后,直接影響到玉米價格。此外,農民會加大小麥種植面積,可能影響其他農作物的種植,這導致大豆價格上漲。受干旱影響,部分糧食進口國在搶購農產品,提前進行儲備,這也促使糧價上漲。
經過前期的上漲后,農產品期貨的走勢會有怎樣的變化?胥京鋼認為,農產品期貨震蕩上漲是主基調,估計漲幅不會有前期那么大。就國內市場而言,秋糧還沒有定論,目前看來東北的天氣還不錯,豐收在望。
胥京鋼同時表示,就農產品期貨而言,國內的漲幅弱于國際市場。2008年年底,我國對玉米、大豆、小麥進行過大量收儲,這些產品基本能自足。再加上我國對糧食出口有限制,國外農產品期貨上漲后,只是對國內有傳導作用。*(記者 趙俠)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