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高級專員 何志成
10月的第一個周末(10月8日),美國公布了市場最看重的經濟數據——非農就業數據。結果顯示,美國經濟正在變得越來越壞,就業市場仍然被就業崗位大幅度減少的魔咒所困擾(9月非農就業崗位減少9萬多,預期是持平,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這為美聯儲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提供了口實。在該數據公布后的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內,全球外匯市場主要貨幣兌美元都出現大幅度震蕩,其中歐元兌美元的振幅居然超過150點——很少見,幸好未見新高;而美元兌日元匯價卻創下15年來的新低——跌破了82大關。
美國非農數據有“假摔”可能
美國政府對下屬機構包括獨立機構所做的經濟數據統計和公布過程進行干預是很少見的,也就是說,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相比其他經濟體真實度更高,保密性也很好。但是,現在市場已經在懷疑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認為它們具有很強的官方傾向,是美國政府推行財政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的工具。連三大獨立評級機構都被懷疑,為什么我們不能懷疑美國政府在公布重要經濟數據時也有意識地“假摔”呢?為什么需要“假摔”?美聯儲需要推行二次量化寬松,必須有借口;美國政府需要弱勢美元,必須有經濟基本面的支持。而非農數據連續四個月下滑,就是美元走弱的最好注腳,當然也是美聯儲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口實。但是,美國經濟真有這么差嘛?僅僅一項非農數據就足以導致美聯儲在下個月立即推出新一輪量化寬松嗎?許多經濟學家和政治家都表示了不同的態度。比如,在9月非農數據公布后不久,歐盟主席容克指出,美元目前的跌勢已經不能反映美國經濟的基本面,美國經濟仍然在緩慢復蘇的過程中,沒有陷入衰退。言外之意是說,美國經濟沒有那么差,美元有被故意壓低的嫌疑。而誰在刻意地壓低美元呢?只有美國政府自己。
由于競爭力的相對下降,美元的貶值趨勢幾乎是必然的,但在G7國家中,競爭力下降最嚴重的國家還輪不上美國,歐元區、日本、包括英國都排在美國的前頭。更何況,由于幅員遼闊、底子厚、創新能力強,美國經濟的潛力和彈性仍然是不可低估的。所以,美元連續5個月下跌,下跌幅度超過1200點,究其原因,政治因素已經超過經濟基本面。美國經濟數據不好并非意味著美元下跌,更不意味著美元還要暴跌,美國政府希望美元下跌,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輪量化寬松預期是全球“匯率之爭”一部分
美國政府希望美元暴跌嗎?我以為,還不能這么說。雖然美國政府的確有干預匯市的嫌疑,而且美國政府也不希望美元太強,但美國政府絕不希望美元太弱!那它為什么希望美國經濟數據不好,并準備重啟第二輪量化寬松呢?配合全球匯率之爭,逼迫人民幣升值。
在美元近期大幅度下跌的過程中,一直相伴隨的有兩大基本面因素。一是中美匯率之爭,美國政客群體性壓迫人民幣升值;二是全球主要央行開始量化寬松“競賽”,歐元區、日本、英國央行比著美國相繼推出了更寬松貨幣政策。第一個因素隨著美國眾議院通過“懲罰人民幣被低估”議案而達到高潮,市場從預期中國將拋售美國國債到預期將大幅度地拋售美國國債,因此美元暴跌;第二個因素隨著9月非農數據的公布也將達到高潮,市場從預期美聯儲有可能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到預期美聯儲肯定將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因此美元還可能暴跌。這兩大因素到11月都將明朗化,美國參議院將對眾議院通過的所謂議案進行表決,美聯儲將召開決定是否重啟量化寬松政策的會議,同時中美領導人將在G20會議上正面交鋒。自美國政客提出懲罰人民幣議案以及美聯儲開始討論是否開啟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以來,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已經下跌超過7%,若上述兩大因素明朗化,美元還能下跌多少呢?
匯率之爭不是貨幣戰爭
量化寬松競賽也有限度
雖然近期貨幣戰爭的陰云密布,但國際社會阻止貨幣戰爭爆發的努力也是緊鑼密鼓。IMF總裁卡恩最近說,雖然貨幣能被當作政策武器的想法正開始到處流傳,但若把這種想法付諸行動,將給全球復蘇帶來相當嚴重的風險,任何此類的做法,都將產生負面且極具破壞性的長期影響。必須強調,正是因為國際社會的有識之士越來越意識到匯率之爭的結果是十分可怕的,因此,在貨幣戰爭被炒作的最兇,或曰危險最大時,才有可能催生出一項新的重大國際協議。G20會議不會如一些人所預料的那樣,不歡而散。無論如何,當今世界是一個合作的世界,再嚴重的爭執也必須是理智的。
關于理智,我注意到幾個最重要的變化。一是日本政府開始忍耐,沒有進行第二輪直接干預。9月15日,日本政府曾以日元走強可能損害本國經濟為借口進行了一次直接干預,從外匯市場買入了大約200億美元。此舉招致一些國家的效仿,也招致很多國家的批評。10月以來,日元再度走強,8日更突破了15年的高點(兌美元),但日本政府除了進行口頭干預之外,沒有進行第二輪真金白銀的買賣。這說明,日本政府意識到,單獨干預收效甚微,只會導致量化寬松競賽,日本玩不起。尤其是在“貨幣戰爭論”越來越有市場的時候,更不應該給炒作者以口實;二是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期宣布,美國準備對中國出口C130大型軍用運輸機。如果該動議得到美國參議院批準,將被視為中美關系改善的最重大信號,因為它意味著美國幾十年以來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禁令將會逐步解除,中美間的貿易將趨于平衡,也意味著美國最重要的軍工企業群體將不會加入逼迫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陣營;當然還有中國的態度。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慶節長假后的第一天,(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830,較前一交易日走高181個基點,再度創下匯改以來新高。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也在此前召開的第三季度例會上提出:下一階段,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增強匯率彈性。在美國眾議院通過懲罰人民幣匯率的議案之后,人民幣仍然保持緩慢升值態勢,顯示了中國政府的誠意——竭力避免人民幣匯率之爭真演變為貨幣戰爭。同時我還注意到,中國央行在連續7個月買入日本國債后,8月停止了買入;也許不是巧合,中國央行在連續幾個月減持美國國債后,8月又恢復了買入。
雖然與貨幣戰爭的炒作亂象相比,以上信息很少有人注意,但正是這些很微小的變化,也許意味著匯率之爭以及量化寬松競賽是有限度的,國際匯市也在孕育一場大變局。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