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改進碳強度指標分配以建立碳市場價格信號以外,另一個配合機制就是引入碳稅或能源稅。
目前,在國內設立碳稅最容易引起爭議的問題之一,就是是否會進一步加重稅負本就不輕的中國企業的負擔,更導致企業將額外成本轉嫁到產品上。對此問題,一方面專家認為要充分發揮稅收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專家認為,為了保障經濟與減排平衡發展,不能只直接引入碳稅,還需要一系列配套的綜合稅制改革。
也就是說,碳稅的增加需要和就業稅的降低同時進行,使得企業稅負水平總體不增加,以保持企業經營活力。“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社會保障水平的降低,”鄒驥說,“新的碳稅或者環境稅的增收要通過財政的轉移支付來支持社會保障,這是調整要素比價。”
碳市場發展路徑漸明
困擾中國碳市場的一大難題一直是,所有人都知道很困難,但到底應該怎么做,如果意圖破局,落棋的先后順序怎樣?
雖然距離具備真正市場意義仍然頗為遙遠,但整理一下中國近幾年碳交易所的發展以及關于碳市場的概念變遷,首先走出CDM的局限,迅速跨入下一個更復雜以及具有市場價值的階段已經成為各界共識。
而即將進入的第二個階段,即目前所探討的熱點,無論是VER,相對總量控制,還是碳稅,這些手段或路徑都相應于當下中國的發展階段,即重在減排成本的控制,而非總量的控制。
然而,如果以長遠的視野來看,無論坎昆之后的《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將如何約定,中國在碳總量控制將越來越嚴格將是大勢所趨,控制減排成本最終將過渡到第三個階段,即控制總量。
并且,即使是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對待新一輪減排目標設立尚無重要成果,但全球碳市場勢必將繼續發展。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全世界碳交易市場將達到1500億美元。同時,中國自身潛力巨大的內需市場也將起到推動作用。
林健告訴本報記者,在政策壓力和市場動力的雙重作用下,中國碳市場融入以“總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為主的國際碳交易網絡,將是必然前景。而方向明確之下,結合國情和政策指引,從無到有地進行各種探索,正是目前國內碳交易所在碳市場建設方面的主要工作。
這種探索暫時還無顯著成果,但探索的方法以及大體路徑已經成形并取得了較為廣泛的一致。正如梅德文所概括的,中國碳市場未來發展的可能路徑將是:先自愿市場后強制市場,先商品市場后金融市場,先國內市場后國際市場。
對于一直“舉步維艱”的中國碳市場,投機潮和迷茫之后,對于發展路徑的清晰共識至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宋冰 陳曉晨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