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摩擦頻發的形勢下,中國利用“國際貿易規則”保護自身權益近期連獲好消息。繼裁定美對我鋼管等產品采取“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違反世貿規則后,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DSB)當地時間25日正式通過“中國訴美國禽肉限制措施案”專家組報告,裁定美有關限制中國禽肉的條款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相關專家建議商務部牽頭,各行業商會和協會緊密配合,增加我國在世貿規則內的談判。
從2007年開始,美國通過年度撥款法案及相關措施,使中國禽肉制品無法出口到美國。應中方要求,世貿組織去年7月31日決定設立專家組,調查并裁決美國相關措施是否違反世貿組織規則。
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爭端解決機構如通過專家組報告,爭端各方須無條件接受。
對于DSB的裁定,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昨日表示,希望美方徹底消除專門針對中國禽肉設置的歧視性措施。
“我國利用世貿組織規則進行訴訟的案例目前相對少一些,這個案件的獲勝給中國在‘規則內’保護自己提供了參考。”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劉元春告訴記者,此前我國企業或相關部門不愿提交訴訟申請,一是由于世貿組織裁定需要相對專業的專家組織、協調,時間較長,同時,世貿規則條款存在模糊地帶,并不是所有常規訴訟都能取得明確結果。
但是,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自身權益,已經成為擺在我國相關部門和企業面前的緊迫課題。全球金融危機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成為最大受害國,針對中國產品和產業的貿易救濟調查不斷,商務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1日-15日,僅美國商務部對華發起的貿易救濟和相關案件就達24起。
“在世貿規則內進行訴訟可以增加我國在雙邊和多邊貿易中的籌碼,作為訴訟方,一旦獲勝,會給雙邊貿易帶來更重的砝碼。”劉元春建議,商務部應做好牽頭工作,增加世貿規則內的談判,各行業商會和協會也要做好配合工作,“商務部訴訟出發點為商務外交,企業出發點則不同。”
以年度撥款法案為例,2007年起美國發布法案及相關措施,對本國企業的采購行為進行限制,通常要求美國企業采購國內產品,對這種行為進行訴訟,單純由商務部出面可能不能解決問題,受害企業“抱團”訴訟的效果會更明顯。“世貿規則內的訴訟,要重視協會和企業的作用。”劉元春說。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也認為,利用世貿規則進行訴訟尚有較大空間。“我國利用世貿規則進行訴訟的失敗案例較多,主要是因為缺少熟悉國際經濟法的專業人才,導致在訴訟中處于被動地位。”他建議,要利用好世貿規則,我國首先要培養熟知國際經濟法的專業人才,其次要通過大的政策環境形成利用法律的意識。“形成這種意識后,我們才有可能在國際訴訟中占有主動地位,甚至影響國際規則的制定,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世貿規則。”記者 齊琳 丁開艷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