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回來了”。這一點在日前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 20)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上再一次得到驗證。
曾幾何時,在廣大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眼里,IM F只是發達經濟體推行其政策的工具,在拉丁美洲金融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當中,IM F盛氣凌人,開出的援助條件苛刻異常,但最終收效甚微,甚至加劇了危機。此后,IM F名聲掃地。時至今日,在許多拉美國家,IM F仍為當地政府所“憎恨”。
在國際金融危機當中,G 20順勢而為,成為國際社會協調經濟政策、共同應對危機的最重要平臺,IM F一度顯得有些“落寞”。但隨著形勢發展,IM F也正一點點找回過去的影響力,從危機爆發后參與救助冰島等歐盟成員國,再到今年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當中全面參與救助希臘,并與歐盟聯手推出7500億歐元的巨額穩定機制,IM F的作用一步步重新得到加強。
更令中國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近來被炒得沸沸揚揚的“貨幣戰爭”中,IM F總裁卡恩不斷在匯率問題上發聲,并參與了美國主導的壓迫人民幣升值的陣營。
在G 20財長會上,與IM F相關的問題再次占據了大量媒體版面。一般人都會看到,這次會議的一個重點是改革IM F,包括份額調整和執行董事會席位調整。會議的最終聲明表示,將在2012年IM F年會前完成份額調整,即將超過6%的份額由發達經濟體轉到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同時歐洲國家將向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轉移兩個執董會席位。
還有一個問題是:在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上,IM F獲得了更大的授權。今后,對于經常項目失衡問題,G 20成員將加強“相互評議程序”,對于某一經濟體長期出現經常項目失衡問題,除了G 20成員之間的相互評議,還將引入IM F進行評估,以確定失衡的性質,找到失衡無法得到調整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說,今后IM F將直接參與解決所謂全球經濟失衡問題,對于G 20成員的經常項目失衡,將可以提出自己的評估結果和解決方案,IM F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IM F再次重新走到世界經濟、貨幣和金融事務的決策中心時,中國應進一步推動該組織加快改革步伐。G 20財長會所達成的成果,包括改革IM F份額和執董會構成,有助于增強IM F的代表性、可信性和有效性,但總體而言,目前美國和歐盟在IM F的影響力仍然“過大”。
第一,美國在IM F中仍擁有獨一無二的“霸主地位”。美國事實上擁有IM F重大決策的“一票否定權”。即便是到2012年,IM F新一輪份額改革完成,這一局面也沒有太大改變。
第二,作為二戰后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機構,IM F和世界銀行領導人任命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IM F總裁由歐洲人擔任,世行行長由美國人擔任。這種基于“國別出身”而非“才能”的人士決定權,對廣大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是一種歧視,也不利于提高IM F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在G 20財長會上,IM F的重要性再一次得到確認,但IM F的改革卻嚴重滯后。對于一個如此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中國必須想辦法參與其中,獲得更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影響力。(明金維)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