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黃金一路飄紅,高奏凱歌之時,有部分業內人士發出警告稱——當心黃金泡沫!
“郁金香、互聯網熱潮以及信貸危機之前的房地產具有很多共同點,它們都曾是風靡一時的資產,而后受到過度追捧,最終暴跌。現在輪到黃金了!辈ㄊ款D管理學院馬克·威廉姆斯教授對于黃金價格的持續上漲,抱著非常謹慎的態度。
和他觀點相近的還有著名的投資大鱷索羅斯,他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將黃金稱為“最終的泡沫”,盡管還會上揚,但“肯定是不安全的,黃金的漲勢不會永遠持續”。
黃金符合泡沫條件嗎?
馬克·威廉姆斯分析,“今年的黃金泡沫是五個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結果:以歷史標準來衡量較為廉價的借貸成本,長時間的牛市,提前入市的投機者,大肆炒作,以及被忽視的風險!
“盡管泡沫最初是人為造成的,但大多數泡沫卻難以被發現,等到發現時又太遲了;ヂ摼W泡沫花了4年才破裂,房地產泡沫破裂用了6年。上次發生在1980年的黃金投機泡沫,花了4年時間破裂,而此次泡沫的形成就耗時7年。只有在經濟前景改善且美國等國的失業率降至8%以下時,此次的泡沫才有可能被戳破。這可能要等到2011年,但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威廉姆斯還認為,在1980年至2000年這長達20年的時間里,投在黃金上的資金可謂“死錢”。
不過,中信證券一位分析師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提出質疑,“1980年的金價泡沫屬于特例。當時,黃金價格一度達到每盎司850美元的峰值水平,而后在一年內下跌了60%。但那時,通脹率超過13%,短期利率高于16%。而如今,這些情況都沒有出現!
此外,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對中國商報記者分析指出,以今天美元價值(剔除通貨膨脹)計算1980年泡沫破裂前的黃金價格,如今金價要攀升至2100多美元后才會觸及像當年那么危險的高位。
此外,黃金投資的擁護者們仍然堅信,目前黃金市場的高點算不上估價過高,而是反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失業率高企以及貨幣貶值。黃金正在起到對沖的作用,而這正是它應該扮演的角色。
胡星斗預測,“黃金短期內仍會保持堅挺,因為美元目前的貶值趨勢還將繼續,但長期來看,美國出于鞏固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不可能一直任由美元貶值,當美元回歸穩定時,黃金將會有所下跌!
多重因素繼續推升金價
從短期來看,將金價推升至當前水平的各項因素依然存在,并將繼續起到助推作用。經濟因素集中體現在貨幣政策和通脹風險上。一些工業國正努力讓本幣貶值,并將動用貨幣政策來支持這一目標。
此外,武漢隆盛鑫悅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分析師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5年前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推出,也對金價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這些基金,投資者能夠像購買股票那樣輕易地購買金塊!
2010年第二季度,投資者通過此類基金購買了逾274噸黃金。這些基金的黃金持有量已超過2000噸,成為全球第六大儲備者,僅次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美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央行的官方儲備。
按照目前的增速計算,到2012年底,這些基金將成為第三大儲備者。在長期出售黃金之后,各國央行再次轉為買家。去年10月,印度購入200噸。俄羅斯今年購入71噸黃金,而毛里求斯、泰國、孟加拉和斯里蘭卡也進行了少量購買。韓國近日宣布,可能會動用2900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的一部分資金來購買黃金。過去20年間,各國央行總共售出4500噸黃金。
而全球經濟咨詢機構主席戴維·黑爾預測認為,接下來可能影響黃金市場的最重要的新因素是中國。中國擁有逾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其中僅有1.7%用于投資黃金。IMF預計,未來5年,中國經常賬戶盈余將達到2.6萬億美元。果真如此,其外匯儲備有望升至5萬億-6萬億美元。即使是保持當前的黃金儲備比例不變,中國仍需再購入1000至1500噸。
此外,戴維·黑爾認為還存在一種可能:中國外匯儲備的大規模擴張,會導致貨幣增長加快,并推高其通脹率。如果是這樣,中國對黃金的私人需求將驟然增加。
自2008年中國解除對黃金市場的管制以來,對黃金的私人需求一直增長迅速。過去12個月,中國私人共購買了143噸黃金,而2009年和2008年僅分別為73噸和17噸。
全球升息預期具有潛在殺傷力
不過,盡管諸多因素都在繼續助推著金價上漲,但在連續數月上漲之后,金價正面臨長期累積的獲利回吐壓力以及技術性拋售風險。
此外,由于10月19日中國央行意外宣布近三年來首次升息,黃金的漲勢開始放緩,并就此出現大幅的調整。
盡管此次升息并不被廣泛認可為將就此進入快速的升息周期,但升息對大宗商品向來具有較強的殺傷力。雖然從全球范圍來看,各大經濟體仍然受困于經濟表現不佳而暫未提升利率,但若有部分重要經濟體如中國、澳大利亞等采取升息措施,可能對其他經濟體也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金價因此在全球升息的潛在預期下,承受著一定的向下壓力。
此外,金價上漲的過程中的不利因素還有,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截止10月29日持倉減少至1293.1噸,明顯減倉的行為是否延續將對金價構成一定的影響。 記者 白 琳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