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一五”規劃已到收官階段,中國即將進入“十二五”新的時點。回眸與展望,成了當下媒體的共同關注。本社從即日起,推出一組年終經濟觀察,力圖通過回顧今年中國經濟大勢,蠡測來年運行軌跡,為海內外受眾提供了解中國和中國經濟的一份參考。敬請垂注。)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中國經濟有喜有憂 機遇大于困擾
中新社記者 王永志
即將過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規劃收官之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局勢,中國加快經濟轉型步伐,努力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在全球經濟百舸爭流中位列前茅,堪稱有驚無險,圓滿收官。
官方統計顯示,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10.6%, 世界銀行在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出來后,把對2010年全年的GDP增速預測調高到了10%。至此,中國經濟總量可望超越日本,位居世界次席。
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充沛強勁,跑得也算均衡。
前十一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3.9萬億元人民幣,超過2009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長18.4%;固定投資增長24.9%,僅高鐵一項,就有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之紀錄;進出口26772.8億美元,同比增長36.3%,且進口增速快于出口,為緩慢復蘇的世界經濟添了活力,而對外投資全球排名,也由“十五”期末的第18位躍升至第5位。
糧食產量今年再創新高,連續四年在萬億噸以上,實現新中國從未有過的“七連增”,給“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平添底氣。
當然,要舉出中國經濟的喜事、成就,還有很多。但有這些,已足夠說明。
不過,中國經濟并非全是好消息,難題、困擾也不少。
在高房價讓眾多民眾連呼承受不起,國家推出組合拳加以調控依然難解難分之際,物價尤其是食用品高企又橫插一杠,給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人群增添生活壓力。官方統計顯示,11月CPI在10月份同比增長4.4%之后摸高5.1%,達28個月來的最高。央行調查顯示,居民物價滿意度創11年新低。
此外,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貧富差距突出,部分領域改革不到位等等,都是影響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隱患。
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看到中國辦成大事、辦好喜事、辦妥難事的成績,也看到面臨困難和挑戰,提出增強憂患、風險和責任意識,去搬掉前行的攔路石。
發展,不但是“十二五”開局的主題歌,且將永遠是中國經濟的進行曲。中國經濟總量的擴容,國人愛拼才會贏的理念,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市場潛力、資金、勞動力等要素的綜合優勢,都有利于中國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
當下,縱使中國經濟很多“兩難”交織在一塊,剪不斷,理還亂。但是,機遇大于挑戰,大于困擾。只要抓住經濟轉型主線,真正以民為重,不再以GDP論英雄,以更大決心、勇氣全面推進改革,沒有攀越不過的高山,沒有破解不了的經濟難題。“十二五”開局中的一些困局,通過積極穩健、審慎靈活的應對,終將弈出一盤好局。
參與互動(0) | 【編輯:盧巖】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