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暗藏訴訟“陰謀”? 索賠黃光裕“首案”突遭撤訴
上周末,號稱“首例內幕交易賠償案”——股民向黃光裕索賠一案突然傳來原告撤訴的消息,原告代理律師在回應這是“訴訟策略”之后便拒絕透露更多細節(jié)。
分析認為,原告方的訴訟“陰謀”已經浮出水面:通過“首案”的輿論轟動和示范效應,引起更多投資者關注,進而跟風提起訴訟。
去年8月,黃光裕內幕交易罪被終審認定后,股民李某成為首位向黃光裕提起民事索賠的股民。不過最新的消息稱,李某已于日前已經撤回了起訴,法院也已裁定準許。
記者昨日就此向原告代理律師張遠忠進行核實,“這個問題明天我將會統(tǒng)一正式對外公布具體的說明”,張遠忠對記者表示。
這種“突發(fā)”之舉在原告方并非第一次。本月6日,原告方于第一次開庭之日即在法庭上突然臨時提出“提高訴訟賠償金額”,索賠金額從155元增加至幾十萬元。
“從第一次出現(xiàn)索賠155元就可以看到原告代理律師在此項訴訟中有精心布置的策略”,多年從事證券法律業(yè)務的湖南海天律師事務所肖紅波律師分析認為,“先讓媒體關注到這一事件,利用黃光裕的高知名度炒作一把”。
第二批索賠訴狀遞交
事實上,原告方對于155元的勝訴渴望并不大,“所以進入到實質庭審階段,原告方就提出了追加索賠金額的要求,如他所愿,法庭隨即宣布休庭”,肖紅波認為,原告方拉長訴訟周期,才能引起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而從155元突然提高至數(shù)十萬元的訴訟請求也具有極佳的“示范”效應:索賠金額會有如此大幅度的變化!這無疑對于其他有損失的投資者來說,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這在代理律師的官方網站上的一些信息也印證了上述的說法。張遠忠在網站上透露,“第二批股民將向法院遞交訴狀向黃光裕索賠”,而按照他透露的時間表,這些訴狀目前已遞交。他還特別解答“哪些人可以向黃光裕索賠?”的疑問,將投資者需要符合的條件一一列舉,并詳細闡述“股民向黃光裕索賠須知”。
記者觀察
推動立法的客觀意義
“這正是我國現(xiàn)在關于內幕交易民事賠償缺乏司法解釋造成的”,業(yè)內人士認為,黃光裕內幕交易行為定性雖然容易,但定量的判定卻沒有相關法律依據(jù),原告的上述行為雖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客觀上推動了內幕交易相關立法工作。
記者了解到,司法實踐中,法院對于內幕交易民事賠償糾紛長期不予立案,因此法律界人士認為,此次立案在國內尚屬首次,意義重大。
“就像銀廣夏的事件推動了虛假陳述的立法進程一樣,我們希望這起黃光裕的案件能推動內幕交易行為的立法工作”,法律界這樣期許。
文/ 記者劉新宇
參與互動(0) | 【編輯:何敏】 |
專題:股東“天平”與高管利益鏈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