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大省湖南如何破解“農業芯片”難題?
(兩會觀察)種業大省湖南如何破解“農業芯片”難題?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傅煜)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讓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端得更牢,“菜籃子”“果筐子”更豐富,種業大省湖南如何探路破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湖南代表團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的一份全團建議稱,考慮到生物種業涉及領域寬、中國農業生態區域多樣、種業科研優勢力量區域分布廣等實際情況,建議面向世界種業科技前沿,整合中國種業科研機構、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優勢力量,共同參與建設以“總部+基地+網絡”為模式的生物種業國家實驗室。
作為農業和種業創新傳統大省,湖南聚集了以袁隆平雜交水稻創新團隊及官春云、印遇龍等8位院士為代表的4000多位種業科研人員;建有雜交水稻、淡水魚類發育生物學、木本油料資源利用等3個種業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掌握水稻育種、辣椒雜交制種、魚類育種等領先國際的重大關鍵技術。
以此為“底氣”,就在兩天前,對標世界一流種業實驗室的岳麓山實驗室在長沙開工。這一實驗室將致力打造生物育種科學研究高地、種源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高地、重大戰略品種培育高地、高水平種業創新人才聚集高地。
該實驗室將建設1個長沙總部,面向動物、植物、微生物3大種業,在中國“東南西北中”5大區域布局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介紹,科研中心可通過整合科研資源、大規??蒲衅脚_的開放共享來贏得創造性。
為提高種業核心競爭力,不只是湖南,目前中國已有多個省份均在積極對標國家實驗室建設生物種業領域實驗室。上述建議還提出,明確以湖南岳麓山實驗室為總部,海南、甘肅、湖北、河南等為基地,以中國各研究機構為網絡,構建覆蓋中國的生物種業國家實驗室體系,打造國家種業創新戰略科技力量。
除了種業基礎、研發能力,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看來,湖南種業科研機構、企業與海內外科研院校業已開展深入合作,形成的國內國際種業科技協同創新網絡,也是牽頭組建生物種業國家實驗室的優勢之一。
吳金水還提議,當前湖南可以打造產學研聯盟形式,進一步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以農業產業集群促進種業集群發展。(完)
- 專題:2022全國兩會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