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黑科技” 物流企業激戰細分市場
9月5日,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現場,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順豐、中通、菜鳥、閃送等多家物流企業扎堆“黑科技”,“魔鬼魚”外形的物流無人機、L4級別的自動駕駛快遞車等技術產品紛紛亮相。除了以智能技術降本增效,企業更是看重科技杠桿撬動細分市場的潛能,從而在激烈競爭中彎道超車。
9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多個物流企業展臺時看到,京東、美團、中通等均拿出了無人技術產品。據京東展臺的工作人員介紹,展出的快遞車是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第五代智能快遞車,最大可載重200公斤,續航100公里,可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
據了解,例如順豐展出的形似“魔鬼魚”的物流無人機,截至2021年已在江西贛州、川西地區、上海金山、大灣區等多地安全運行近百萬架次,能應對平原丘陵、高原山區、城市和海島等多種復雜場景。
而中通展出的油電混合快遞無人機能應付末端配送、農村電商、醫療應急、緊急救援等多種場景,而末端配送智能無人車承載重量能達250公斤,除了配送,無人車還能與智能快遞柜聯動交接。
事實上,企業紛紛競賽數智化無人產品,其核心均指向降本增效。美團智能配送站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通過數智化產品在貨物配送全流程的應用,企業能夠進一步突破人力條件的局限,同時還能夠拓寬業務場景,有效提升物流的履約能力。
“以遞送手機和運送文件為對照,前者要求安全,后者要求快。”面對差異化的C端需求,閃送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于紅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需要敏銳判斷遞送物品屬性及下單者的需求,再根據不同配送者的經驗分配訂單。”
“根據閃送的經驗,遞送手機的訂單往往需要閃送員有送過貴重物品的經驗。因此,我們必須先縮小每個訂單的可篩選范圍,最終由有資格的幾名閃送員通過搶單或系統派單獲取到該訂單。”于紅建坦言,利用數字化匹配差異性需求雖然困難,但仍然是必要的。
于紅建認為,目前的數字化物流更多還是在訂單向運力分配的基礎功能上做文章,用戶差異化的需求仍未被滿足。“用通用化的程序模板很難精準地滿足個體不同的差異化需求。每筆訂單背后的特殊需求,一般需要定制化服務,而該服務實際上還是通過人力的方式來進行匹配,正因如此,效率也會有所損耗。”他進一步解釋道。
無可置疑的是,企業押注智能技術,必定是投身于一場圍繞人才、資金、政策等各因素作用的拉力賽。
“目前快遞企業已經面臨末端勞動力緊缺的問題了,很多網點招不到年輕人,這在未來會更加突出,而快遞量逐年增長,企業必須要圍繞未來的末端配送市場做規劃。”一位資深快遞從業者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
據了解,在環境較為穩定的高校、工廠、醫院和港口等場景,從末端到干支線運輸,物流企業數年來正加快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的普及甚至常態化。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引入菜鳥無人車送快遞的高校已超過300所。而京東除了研發智能快遞車,還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上首次展出智能零售車,以冷藏零售柜技術切入零售場景。
企業持續的技術投入一方面是為構建競爭力增添更多砝碼,另一方面則是尋找供應鏈物流綠色化的答案,這無疑是一場考驗耐力的長跑。財報顯示,在過去五年間,京東投入近800億元在技術研發上。而順豐2017-2021年的研發投入達到125億元。
在服貿會上,順豐展示了碳中和循環包裝“豐多寶π-BOX”的成果,預計到今年底將投放這類循環包裝箱共120萬余個。除了給自己“減碳”,不少物流企業也攜手合作方一起“瘦身”。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菜鳥與商家共建綠色物流供應鏈后,能使每個包裹平均減碳180克。
“綠色發展最重要的不是科技水平,而是企業的態度和決心。”于紅建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何倩 實習記者 喬心怡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2日 09:24:11
- 2025年01月02日 07:28:35
- 2025年01月01日 20:06:00
- 2024年12月31日 14:45:51
- 2024年12月31日 14:30:52
- 2024年12月31日 14:02:26
- 2024年12月31日 09:58:35
- 2024年12月31日 09:54:10
- 2024年12月30日 16:13:08
- 2024年12月30日 13: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