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國開放成持續“動力源”:進博會共享三大機遇
(第五屆進博會)深度|中國開放成持續“動力源”:進博會共享三大機遇
中新社上海11月10日電 (記者 王恩博)第五屆進博會10日落下帷幕。在這場盛會上,中國大市場機遇、制度型開放機遇、深化國際合作機遇隨處可見,為各方攜手克服全球經濟挑戰注入源源動力。
歷屆進博會都不乏十億、百億級大單,今年依然如此。作為一直以來的“掃貨”主力,中國央企組建了99個交易分團,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48家央企開展集中簽約活動。
中國海油簽約金額逐年攀升,5年累計突破500億美元;中儲糧集團公司所屬油脂公司簽約采購進口大豆共計1000萬噸,比去年增長19%;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來自沙特、瑞士、日本等國的15家知名企業簽約金額超330億元人民幣......各大央企推著“購物車”滿載而歸,全球商家得以分享中國市場“蛋糕”。
不僅“買全球”,進博會還順應外商擴大對華投資需要,從進口商品展示銷售向縱深方向發展。例如,本屆進博會期間舉行的2022南京市高質量發展投資環境推介會上,總投資328億元人民幣的35個合作項目現場簽約。不少參展商走下展臺后,還將以投資商的新身份繼續深耕中國市場。
通用電氣(GE)全球副總裁、GE中國總裁向偉明表示,在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進博會為跨國企業提供了展示創新技術,與合作伙伴交流對接的國際性平臺。相信進博會所堅持的初心不會改變,能夠帶給外企公平參與中國市場的機會。
進博會還是中國對外宣布擴大開放措施的重要窗口。本屆進博會開幕式上,中國領導人提到的“制度型開放機遇”受到廣泛關注。
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實施好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發揮好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一系列相關措施料將有序落地。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分析說,世界行業龍頭企業在華設立研發中心或生產基地,往往會選擇自貿試驗區或工業園區,那里無論管理規章、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和標準,還是利潤匯出,都更加與世界市場融合。未來要進一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進博會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推進器。
德勤中國首席執行官曾順福相信,通過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推進制度創新先行先試,對標國際標準,貢獻中國方案,中國將與全球共享制度型開放帶來的機遇和紅利。
深化國際合作,更是進博會對外釋放的明確信號。
本屆進博會,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均有企業參展,“RCEP與更高水平開放”高層論壇氣氛熱烈,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與會者討論的高頻詞。
其間發布的《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20周年暨RCEP實施進展報告》指出,RCEP作為中國對外簽署的經濟體量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是中國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的重要基石。RCEP生效實施后,區域整體對世界的貿易得以快速增長。
“我們比以往更期待通過區域合作和擴大開放共享中國市場新機遇。”泰國天絲集團CEO許馨雄對此頗有感觸。他說,RCEP和進博會帶來了雙重積極效應,對促進區域合作、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永認為,這種深化國際合作表達了中國將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平臺和機制,以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為導向,中國將在共享市場機遇的基礎上,與各國共同創造更具全球發展意義的合作紅利。(完)

- 專題: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8日 20:03:22
- 2025年05月08日 12:35:38
- 2025年05月08日 10:36:46
- 2025年05月08日 10:24:46
- 2025年05月08日 1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