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十年)自貿“頭雁”引領中國高水平開放之路
中新社上海9月29日電 (記者 李姝徵)9月29日,中國首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運行十周年。
十年間,這片全面深化改革的“試驗田”產出一系列創新碩果,這一制度型開放的“先行者”行穩致遠,上海自貿區成為中國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十年間,自貿區彰顯了中國高水平開放的堅定決心。
在開放之路上,上海自貿區為國家“試制度、闖新路”,彰顯制度創新“頭雁”效應。“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的302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上海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上海自貿區管委會主任朱芝松說。
上海自貿區成立后,發布了中國第一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對清單以外的外商投資,實行備案管理。數據顯示,上海自貿區成立10年來,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條目從當年的190條縮減至27條。在制造業、金融業等數十個開放領域,一批批首創外資項目落地上海自貿區。
上海自貿區10年改革成效,“可以概括為8個字:‘全國率先、全國標桿’。”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孫元欣說。
在孫元欣看來,上海自貿區的“率先”不僅體現在建設時間最早,更在于上海自貿區率先推進首創性和集成化制度創新,并率先形成自貿區改革領域的框架體系。
“‘全國標桿’,是指有很強的示范效應。”孫元欣表示,上海自貿區的示范效應主要體現為:在國家層面認定的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案例最多,對上海城市發展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的貢獻較大等。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上海自貿區的高水平開放激發市場主體經營活力,區域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
官方數據顯示,上海自貿區進出口總值從設立之初2013年的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穩步增長到2022年的2.1萬億元;截至2022年底,上海自貿區累計吸引實到外資586億美元,約占上海同期30%。
由上海“一個點”,到東部“一條線”,再到全中國“一個面”……十年間,中國的自貿區不斷拓展,先后6輪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了21個自貿區。21個自貿區聯動共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聯動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拓展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的廣度和深度。
“這些自貿區在吸引國際投資和促進國際貿易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謝一青看來,中國的自貿區不僅在數量上實現了顯著增長,而且在貿易和投資總額上也由小范圍的“試驗區”逐漸發展成為“規模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的國際形勢,中國需要以新的高水平開放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我們的改革開放如同‘人到半山路更陡,水到中流浪更急’。”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周漢民表示,用更大的開放倒逼更深入的改革,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推動力。
面向新的征程,自貿“頭雁”繼續舞動雙翼。
“上海將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為契機,加強主動謀劃和系統設計,開展更大程度壓力測試,為擴大高水平開放破題,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探路,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賦能。”朱芝松說。(完)
- 專題:自貿試驗區建設十周年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