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烏鎮引領未來
作者:張焱
在《大地山河》中,茅盾帶著自豪這樣描述他的故鄉——烏鎮:缺少那交錯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聽說人家的后門外就是河,站在后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欸乃,飄然而過,總有點難以構成形象的罷。
如今,古鎮還是那個古鎮——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欞、長長的青石路、窄窄的街道、幽幽的水巷、瘦瘦的烏篷船;然而,古鎮卻不只是那個古鎮——在古樸典雅的民宿,游客能夠“刷臉入住”;在互聯網醫院,群眾通過設備可以即時與全國各地的醫生連線診療;在停車場,司機不用掏錢包拿手機就能享受“無感支付”駕車離場;在小橋流水之間,“一鍵呼叫”的自動駕駛汽車穿梭往來……
一個個隨處可見的場景里,互聯網技術不斷拓展著烏鎮居民智慧便利生活的邊界。因為與互聯網相遇,時光仿佛按下了快進鍵,讓烏鎮進入了最現代的生活方式。峰會的永久落戶,讓烏鎮在經濟、民生、生態、文化、治理等多個領域都實現了歷史性的數字化變革。依托互聯網不斷更迭的場景打造,烏鎮的老百姓養老看病、生活起居更加便利。跨越千年的古鎮文化與引領未來的網絡文明,在這里融會貫通、交相輝映。
讓傳統與現代接軌,讓歷史的厚重感與生活的便利性統一,在大規模城鎮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是今天我們必須直面的重要課題。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應當成為建設宜居市鎮的發力點。
如果你來到烏鎮,茶館必是重要一站。這里的茶館一面傍著水,一面臨著街。客人或坐或躺,或倚或靠,看烏篷船劃過,看藍印花布垂下,看先鋒戲劇輪番上演,看“烏鎮之光”超算中心飛速運轉……一個物質富裕、生活便利、精神富有的宜居市鎮模樣愈發清晰。(來源:光明日報)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