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戈壁荒原到綠洲熱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譜寫經濟發展新篇章
隆冬時節,一望無際的麥田被白雪覆蓋,位于天山北麓的奎屯河引水工程施工現場,工人仍在忙碌;溫暖的大棚里,一顆顆紅色草莓長勢喜人,散布在綠葉間;雪量大、雪期長、雪質優、雪域廣,優質冰雪資源吸引大量滑雪愛好者前來體驗……
為鞏固西北邊陲,開發建設新疆,促進各族人民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和新疆社會穩定,1954年黨中央、中央政府決定在新疆成立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簡稱“兵團”)。自此以后,兵團白手起家、艱苦奮斗,忠實履行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光榮使命。近年來,兵團不斷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培育特色產業,發展冰雪經濟,為邊疆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日前,記者跟隨“四季看新疆”之“追著雪花看新疆”主題采訪團來到兵團,探訪這里在經濟發展方面的新實踐。
發揮兵團優勢,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農業是兵團發展的基礎,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讓每一寸土地發揮最大效益,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兵團各師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通過推廣使用微生物菌劑、建設水利工程等措施提高糧食產量。
微生物多樣性是保持土壤健康的關鍵,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引進新疆航天兆豐科技有限公司對此進行探索。公司總經理周海龍介紹:“我們利用新技術,定向篩選培養出優良新品種,研發生產的高濃縮微生物菌劑和復合微生物肥料,可解決師域內化肥農藥單一過量施用、土壤板結、鹽漬化、藥物殘留、生物多樣性缺失等問題,實現農田變良田。”
第六師奇臺農場冬小麥施用微生物菌劑后,去年夏收期間,專家對該農場冬小麥高產示范田測產驗收,結果顯示:當地百畝示范方平均畝產818.69公斤,千畝示范方平均畝產787.74公斤,萬畝示范片平均畝產738公斤,3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命脈在水利。奎屯河位于天山北麓,承擔著兵團第七師等地的農業灌溉、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任務,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母親河”。冬季奎屯河的冰越積越厚,如不及時破除,就會堵塞渠道,造成渠水漫堤而失去控制。一代又一代兵團人用生命治河、護河、興河,才確保了奎屯河的通暢,保證沿線農民灌溉用水。
2020年6月,奎屯河引水工程全面開工建設,總工期預計56個月。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黨委副書記郜建華介紹,工程建成并發揮效益后,就不再需要冬季打冰了,將有效解決奎屯河流域農業季節性缺水問題,當地農業灌溉保證率將由46.4%提高至75.0%;水質也將得到提高,由此可減少對節水滴灌等農業灌溉設備和下游干渠、支渠、斗渠等水利設施的破壞。
培育特色產業,促進兵地融合發展
近年來,兵團深化改革,積極推動當地重點工業企業融入農業等優勢產業,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支持,促進兵地產業融合發展。
信發集團新疆公司位于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過去以鋁業生產和電廠發電為主業。2023年,企業積極融入兵團特色優勢產業,開始發展農業,規劃建造192座冬暖式大棚,一期工程開發1200畝荒地,已建成96座大棚投入使用。
走進大棚,迎面吹來的暖風讓人瞬間忘記了寒冷。大棚里,一排排草莓苗整齊排列在架子上,不少草莓已經掛果,不時有蜜蜂飛來飛去。據介紹,棚內采用立體化種植模式,土地利用率達94%,是普通種植模式產量的6倍左右。
負責種植管理的工作人員楊光剛之前是鋁廠的一名生產管理人員,2023年8月轉行從事農業。楊光剛說:“國家支持農業發展,公司也大力發展農業。多一門手藝就多一條路,于是我就自愿學習了種植管理,公司也有很多和我一樣從工業轉行到農業的職工。”
信發集團新疆公司副總經理齊向峰說,公司將電廠的余熱送到棚里,作為“暖器”使用,每年可節煤7000余噸;大棚的墻體由電廠廢渣廢料壓成的加氣塊砌成,加氣塊砌成的1.2米厚的墻體隔熱保溫效果相當于10米厚的土墻;當地的鹽堿地較多,在大棚內的土壤中摻入一定比例的煤渣,可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使其更適合種植農作物;將電廠的二氧化碳氣體收集起來放入棚里,可促進農作物生長,實現工業和農業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格局。
產業融合在加強兵地之間聯系、打破區域間壁壘中發揮著獨特作用。齊向峰表示,希望通過農產品帶動周邊地區的果蔬加工業、運輸業、餐飲業、旅游業,進一步深化兵地在產業融合、城鎮化建設方面的互聯互通,促進兵地融合發展。
發展冰雪旅游,打造兵團經濟發展新亮點
新疆地處“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中國黃金雪域線”,豐富的冰雪資源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
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為探索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兵團依托冰雪資源,加強建設冰雪活動場所,加力舉辦冰雪活動,滿足群眾對冰雪運動的休閑需要,讓白雪換“白銀”。
來到石河子市軍墾第一連滑雪場,剛一下車,被白雪覆蓋的山脈呈現在眼前。走進雪場,滑雪道上歡快的笑聲不絕于耳。游客們身著專業的滑雪裝備,在雪道上享受著速度與激情。
“夏天,很多游客在旁邊的葡萄長廊拍照打卡,可以從葡萄長廊走到這里,玩滑草、摩托車越野等。”兵團第八師副師長丁弋告訴記者,附近一共有4個滑雪場,集賽事、休閑、娛樂于一體,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相關方面還開發了多地到石河子市的直達航班,提供航空補貼、賓館酒店補貼等,降低出游成本,吸引游客來滑雪。
日前,“趣玩雪·向未來”青少年冬令營活動開營儀式在兵團第十二師頭屯河谷森林公園舉行,活動當天吸引約200名學生參與。滑雪坡、拉雪橇、開雪地卡丁車……學生們在各種冰雪娛樂項目中嬉戲打卡。“玩5個項目可以獲得獎勵,我已經玩了3個,想看看獎勵是什么。最喜歡滑雪坡,很刺激。”學生鄧安珂告訴記者,這幾年冬天她都會來。第十二師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馬婧表示,北京冬奧會后,大家更喜歡參與冰雪運動了,冰雪經濟已成為兵團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從開荒種田到科技發展農業,從冬季人工破冰引水到奎屯河引水工程建設,再到立足資源稟賦發展冰雪經濟,一代代兵團人傳承“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把新疆建設得越來越美好。(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曉乾)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