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拼經濟”:制造強市如何練好“看家本領”?
中新網紹興1月29日電(記者 項菁)2024年伊始,各地正摩拳擦掌“拼經濟”。
從“制造強市”浙江紹興看,2023該市交出了GDP增長7.8%、增速居浙江第二位的優異答卷,新的一年,經濟大市如何繼續“勇挑大梁”,奮力“拼經濟”?
2024年紹興市兩會29日開幕,多名紹興市政協委員在紹興市政協九屆三次會議聯組討論期間,為紹興澎湃經濟“新動能”建言獻策。

“沒有技術進步的認知,就沒有傳統企業的未來。要推動更多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紹興市政協委員、紹興市工商聯主席徐愛華觀察到,2023年是經濟持續承壓前行的一年,而實現增長的很多企業靠的是圍繞主業不斷創新,把產品做到極致。
制造業是紹興“拼經濟”的底氣。在徐愛華看來,當前,要以科技創新塑造制造業發展新優勢,尤其針對中小制造業企業,加大科技政策扶持力度,同時建立為民營企業技術創新解難題、辦實事的閉環落實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紹興制造業蓬勃興起,培育了紡織、化工、軸承等優勢產業,并一路轉型升級,成為浙江“制造版圖”上的一顆“明珠”。如紹興市委書記溫暖在會上所言,制造業向來是紹興的優勢,要練好制造業“看家本領”。
回望過去,紹興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強市“4151”計劃,連續兩年獲國務院“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市”督查激勵,現代紡織與服裝等四個產業集群入選浙江省特色產業集群核心區。2024年,該市將以先進制造為關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拼經濟”從某種意義上,也意味著“拼產業”,讓不同產業“多點開花”。而在產業轉型升級路上,數字化已是大勢所趨,不過相較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仍面臨成本、技術、資金等方面難題。
不只著眼工業范疇,來自金融領域的紹興市政協委員王曉燁還關注到農業產業融資問題。其認為,要推動金融服務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拓寬新型經營主體抵質押物范圍。比如浙江構建了覆蓋畜禽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畜牧產業大腦”,紹興相關部門也要聯合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積極連入上述平臺,盤活中小企業存量資產,實現數字化轉型。
“拼經濟”,更要有效發揮“人”的價值,讓“地瓜經濟”越耕越甜。
“海內外鄉賢是建設家鄉的關鍵力量,商會更是越商聯系家鄉的橋梁和紐帶。”作為廣西南寧紹興商會會長,返鄉履職的紹興市政協委員傅建紅認為,要抓好商會組織自我管理與規范發展,搭建好聯誼交流、促進發展的平臺,引導更多的越商為紹興“地瓜經濟”提能升級出謀出力。
傅建紅舉例說,這些年,一大批在廣西發展的越商積極為“紹興制造”拓展銷售渠道,“目前紹興的電梯、廚具、輕紡產品在廣西已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在東盟國家也打響了知名度。希望集結各方力量,促進紹興經濟做優做強”。
一年之計在于春,“拼經濟”首要之意仍是“強信心”。當日,來自經濟界的紹興市政協委員共同發布《合力沖刺“開門紅” 同心譜寫“膽劍篇”》倡議,并表示將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各自的專業特長和崗位優勢,下沉一線、深入調研、主動服務,幫助企業解疑釋惑、紓困解難,助力紹興全市經濟實現“開門紅”。(完)

- 專題:2024年地方兩會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4日 11:23:13
- 2025年04月14日 10:47:16
- 2025年04月13日 20:01:57
- 2025年04月13日 20:00:49
- 2025年04月11日 08:5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