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加速到來 售價參照新能源汽車?
中新網6月21日電(中新財經記者 吳家駒)人形機器人正加速到來。日前,在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人形機器人再度引發關注。
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Stratistics MRC預測,2021年到2028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從15億美元增長至264億美元,增長接近18倍。
特斯拉CEO馬斯克近日表示,特斯拉將于2025年開始“限量生產”Optimus(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并于明年在自有工廠里測試仿人機器人。他稱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工業主力,數量有望超越人類,預計達到100億臺至200億臺。
在國內,EX機器人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李博陽表示,該公司已開始量產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可以做哪些工作?
近年來,我國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中指出,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人形機器人可以做哪些事情?“我可以做的事情可多了,我可以陪你聊天、給你講笑話,可以告訴你今天的天氣預報,還能幫你查找到最近的餐廳……”外形靚麗的人形機器人“小柒”在與人們進行互動如是回答。
該機器人由EX機器人公司研發,不僅可以回答人們的各種問題,還能根據說話的內容,變換口型、表情和肢體動作。
李博陽向中新財經介紹,現在“小柒”主要從事的是前臺工作。從今年5月開始,公司已開始量產“小柒”,今年量產的目標是超500臺,目前已經陸續下線數十臺,客戶主要是一些擁有連鎖門店或展廳的大型上市公司。
據介紹,EX機器人公司還制造名人的“人形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是文旅領域。有孔子、蘇格拉底等先賢的人形機器人,為游客講授知識,還有愛因斯坦等名人的人形機器人,為游客講述“自己的故事”。
優必選同樣是一家從事人形機器人研發的公司。
優必選副總裁、研究院執行院長焦繼超近日表示,優必選將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分為工業場景、商業服務場景以及家庭場景,而這三大類場景是有先后順序的。“從工業場景,到商業服務場景,再到家庭場景,差異性越來越大,對技術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其中,在“三步走”中第一步的工業領域,優必選已經推出了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該機器人被應用在了汽車制造中,可以在行進中完成車輛車門鎖質檢、后車燈蓋板質檢、安全帶檢測等工作,還能高精度柔順貼車標。
“未來需求量比汽車更大,價格可參考新能源汽車”
人形機器人在各場景的迅速落地,得益于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術的飛速發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人形機器人已邁入了搭載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系統等先進技術的智能化進階階段。
焦繼超表示,大模型的出現,讓機器人的理解能力有了極大的提升。機器人可以更自然地與人交互,不需要復雜的操作,就能夠按照自己的理解推理,正確地完成任務。
《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還指出,展望未來,中國人形機器人在政策、資本以及技術多維度賦能下,市場潛力有望加速釋放。該報告預計,2026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超百億,2030年有望成長為千億市場。
李博陽認為,未來人形機器人既可以在工作場景下擔任工作人員,也可以在家庭中作為家庭的一員,擔任保姆、管家、家庭教師、家庭醫生等角色。在與其他智能設備互聯后,人形機器人還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焦繼超認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形機器人在陪伴領域的情感會越來越自然。在養老領域和教育領域,人形機器人可以慢慢進行一些自然的語言交流,給人類提供情感上的呵護價值。
李博陽預測,未來兩年我們將看到大量人形機器人應用項目的出現,在五年左右可能會出現小規模的批量化需求的爆發。To B端的應用會先出現,而To C端大量的應用,則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
目前EX機器人公司量產的人形機器人的售價,大概在70萬元到80萬元之間。而定制的人形機器人的售價,大概在150萬元到200萬元之間。
“當人形機器人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的那一天,其市場需求量一定是巨大的,有可能比汽車的市場需求量還要大。 ”李博陽說,當機器人成為家庭里一個重要的硬件設備時,它的價格應該與新能源汽車相近。
不過,李博陽也表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目前仍存在一些難點。例如:目前雙足機器人還不能像人類一樣自然地行走。同時,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自然交流也尚未完全實現。
機器人能當作伴侶嗎?
隨著AI技術的發展,以及機器人外表“越來越像人”,關于能否把機器人當作伴侶的話題,也屢屢引發討論。
對此,李博陽表示,這些討論說明,人們認為自己可以跟機器人進行更多情感交流,同時人們對機器人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目前公司還是從產品角度出發,希望機器人的外形、交流方式、能做的工作,都更像人。
“對于機器人的使用,我個人還是持歡迎態度,我認為沒有必要刻意認為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李博陽說,也許有人會把機器人當作伴侶,但現在人們對一些事物、一些小動物,可能也有情感上的依賴。隨著技術發展,面對可能產生的倫理問題,相應的法規和行業標準也會出臺。
他說,現階段,把機器人做得更像伴侶,還不是公司關注的重點。“從短期來看,我認為這不是最大的市場需求。當然,這種個性化的需求,可能也會對公司的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