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為新疆產業發展插上“隱形翅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西部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考察調研的足跡遍布西部12個省區市,為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把脈定向、擘畫藍圖。黨和國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提升西部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
在眾多利好政策中,有一條備受矚目:對西部地區從事鼓勵類產業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為對接這一優惠政策,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制定出臺了《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以下簡稱《目錄》)。
截至目前,國家先后三次發布修訂實施《目錄》政策。《目錄》界定了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適用范圍,也是企業能否享受該政策的核心依據。這一政策的出臺,標志著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在產業政策上邁入新階段,點燃了新疆產業發展的引擎。
第一版《目錄》應運而生
2014年8月20日,國家正式發布《目錄》(2014年本),堅持充分發揮西部地區的比較優勢,支持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業發展。
《目錄》(2014年本)明確鼓勵類產業共計377類,其中,新疆入圍產業共40類,數量在西部12省區市中排名第一。《目錄》重點結合新疆能源資源優勢,圍繞著力打造“三基地一通道”,支持單層厚度50米以上巨厚煤層開采技術開發及應用、風力發電場建設及運營、稀有金屬礦山勘探、有序開采及加工新技術開發及應用等領域。
《目錄》(2014年本)施行后,新疆經濟穩步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特色產業不斷崛起。截至2020年,新疆地區生產總值已由2014年的9264.1億元增長至1.38萬億元。
第二版《目錄》修訂施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2021年1月18日,國家修訂發布《目錄》(2020年本),對西部地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次修訂出臺的《目錄》,保持了原有結構框架和主要內容基本穩定,繼續按西部12省區市分列,在各省區市現有條目基礎上適當增減和修改有關內容,既體現國家和西部地區產業發展導向,又適當照顧西部不同地區的差異。
《目錄》(2020年本)新疆入圍產業條目共56項,增加的條目主要涉及紡織服裝產業、釩鈦磁鐵礦開發、選冶聯合工藝生產、綜合利用及深加工,風力光伏發電場建設及運營,太陽能發電系統制造,5G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建設及運營等多領域。
《目錄》(2020年本)實施以來,西部地區共減免企業稅收超4000億元,僅是新疆,就有8870戶企業享受到了稅收優惠,累計減免稅款700多億元,對引導社會投資、承接產業轉移、優化產業結構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三版《目錄》再次修訂發布
2024年,國家對《目錄》進行了第三次調整,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修訂后,按省份分列的鼓勵類政策共564條,相比2020年本增加了29條、增幅5.4%,增加的條目主要集中在特色農牧、電子信息、資源精深加工、裝備制造等領域。
《目錄》(2025年本)新疆篇共有57條,仍然是西部地區條目最多的省份。可以看出,此次《目錄》的修訂,是兼顧了西部地區不同省份的差異性,更加因地制宜。新疆篇更是聚焦我區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定位,著眼構建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特色優勢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我區量身打造了鼓勵類產業目錄。
新疆,把自身發展融入西部大開發重大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目錄》政策,“十大產業集群”乘勢而上,一場經濟蝶變正在徐徐展開。
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是新疆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后發趕超的巨大優勢。《目錄》(2025年本)將國家賦予的特殊優惠政策與新疆資源稟賦相結合,與“十大產業集群”深度融合,與其直接相關的條目高達41條,明確了我區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向企業和投資者傳遞了新疆發展“十大產業集群”的信心決心。
從一塊煤到一朵棉,從一粒麥到一度電,如何深挖新疆“十大產業集群”潛力?《目錄》給出了答案:支持新疆在冰雪裝備,低空經濟,碳基、硅基、氟基新材料,風力、光伏、光熱等清潔能源發電場運行、維護,太陽能發電系統及零部件制造等領域的投資。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疆將抓牢抓緊政策機遇,積極發揮《目錄》對產業發展和社會投資的指導作用,持續優化工作機制,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以更加寬闊的胸懷歡迎投資者來疆創業興業,以更宏大的視野培育具有新疆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文/辛展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11日 08:59:56
- 2025年04月10日 11:22:07
- 2025年04月10日 11:20:43
- 2025年04月10日 11:06:06
- 2025年04月10日 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