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各地特色產業借“智”突圍 解鎖高質量發展新密碼
中新網濟南3月4日電(周藝偉 王新卓)在科技浪潮的推動下,智能化成為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從精密制造到傳統木業,從醫療器械到新能源汽車,山東各地的特色產業正以數字化技術為引擎,加速駛向智能化發展的新賽道。

泰安市寧陽縣作為“中國鋼球之鄉”,其鋼球產業正在數字化技術賦能下實現深度變革。在辰信軸承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數控高速冷鐓機高速運轉,生產出的鋼球坯料經過光磨、淬火、初研、精研等工序后,最終成為直徑2.5毫米的精密鋼球。在智能化物流系統的指引下,裝滿精密鋼球的運輸車自動行駛至匹配倉庫分類存放。
辰信軸承科技(山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蘆傳清表示,以往,僅車間運輸就需要10余名工人,如今智能生產線配備AGV智慧物流和WMS智慧倉儲系統,工序間物料轉運全自動化,每年可節約成本600萬元(人民幣,下同)。
這場產業智能化“突圍”不僅局限于生產車間。寧陽縣投資1500萬元建設“鋼球產業大腦”,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賦能鋼球產業鏈各環節,構建數字賦能、智慧運營和產業生態三大體系,從而確保訂單能夠迅速得到響應,并實現生產過程的高效組織與管理。
近年來,寧陽縣整合周邊及縣內320余家鋼球生產企業,打造鋼球數字經濟總部,推動鋼球產業向高端化、數字化、集群化邁進。截至目前,該縣鋼球產量達30萬噸,鋼球產業產值達30億元,同比增長11.1%。

走進臨沂市蘭山區的山東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全球首條全自動化膠合板飾面連續平壓生產線正開足馬力,一張張膠合板飛速下線。“一天能產出近13000張標準板,目前正全力沖刺生產。”該公司生產部經理凌宗凱說。
蘭山區作為全國最大的人造膠合板生產出口交易基地、飾面紙生產基地和木業機械生產基地,智能化轉型正為傳統木業注入新的活力。蘭山區通過園區化承載、鏈條化聚合、智能化改造和綠色化革新等策略,成功落地63個高端木業項目。
位于聊城市茌平區的山東易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開發智能“生產工具軟件系統”,整合AI算法引擎、工業物聯平臺與數字孿生技術等,構建起全鏈條智能體系,實現骨科器械和醫療監護設備生產的精準化升級。
在核心生產環節,智能“生產工具軟件系統”解決了傳統質檢難題,將電路板檢測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40分鐘,并自動生成檢測記錄。同時,該系統通過給產品標識“身份證”(UDI編碼),實現了產品質量的全程追溯,將成品檢驗誤判率從0.5%降至0.07%。
在濰坊市高密市山東澤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里,一臺酷似變形金剛“機械骨骼”的康復機器人正在跑步機上有節奏地“漫步”。
山東澤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少軍表示,這臺自主研發的“智能步態訓練與評估康復機器人”,通過負重、邁步和平衡三要素相結合,用機械腿帶動患者腿部模擬正常人步行,可以為下肢行走障礙者提供高度重復的步態訓練。
高密市工信局局長臺志強介紹說,2025年,該市將加快推進總投資30億元的21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打造10家以上智能化示范企業,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95%以上。

位于臨沂市沂南縣的山東雙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多家知名汽車品牌的“三合一”電驅動主要供應商。該公司在電磁設計及仿真、NVH仿真及分析、電機核心材料定義、系統集成及標定等方面處于中國國內領先地位。
“在沂南縣政府支持下,我們建設了擁有國際先進試驗認證能力的研發實驗室,公司成功入選了山東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鄙綎|雙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介紹說,該公司緊跟市場需求,不斷創新產品,與理想、零跑、小米等新能源車企合作,2024年實現產能21萬臺,產值5.05億元。(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
- 2025年04月02日 0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