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孫宏艷:16歲以下禁用社交媒體?切莫因噎廢食

        孫宏艷:16歲以下禁用社交媒體?切莫因噎廢食

        2025年03月10日 15:38 來源:中國網
        大字體
        小字體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澳大利亞立法禁止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一時間眾說紛紜,也有聲音建議我國效仿立法。很多家長認為把未成年人與社交媒體隔開孩子就安全了,他們不會受到網絡誘惑,不會遇到負面影響。那么,這一法律規定在中國是否適用呢?當人類進入數智時代,如何面對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這一問題需要我們進行再思考。

          中國未成年網民是一個巨大群體。2024年11月烏鎮的互聯網大會上,共青團中央發布了《第六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調查報告》(簡稱“《報告》”)。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人網民已經達到了1.96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97.3%,可以說幾乎到了“無人不網”的地步。未成年人的社交、學習、娛樂、消費等,都與社交媒體分不開。因此,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約等于禁止他們上網,禁止他們享受數字時代的生活。那么,這么大的一個未成年網民群體,如何管理他們的社交媒體使用,需要作為互聯網大國的中國做出探索和創新,找到適合本土未成年人發展的“中國方案”。

          禁止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看起來是一個剛性的治理措施,但實際上是陷入了疏與堵二元對立的思維定勢。不可否認,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的確有遇到風險的可能,如使用時間過長、遇到不良內容、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把未成年人隔離于網絡之外。我們曾多次對未成年人使用短視頻等社交媒體、玩網絡游戲、看網絡小說、在線閱讀等各種互聯網產品的使用行為進行研究,結果未成年人使用各類互聯網產品出現行為問題幾乎有著類似特征,如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大、親子關系差、家庭養育方式不民主等。當我們面對一個個出現問題的真實少年時,發現每個問題少年背后都有一個問題家庭,或存在成長困境。因此,要引導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社交媒體,需要重點關注上述深層次問題,要在保護與限制、堵與疏之間做好平衡,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社交媒體等互聯網產品也給未成年人帶來很多積極影響。例如,《報告》顯示,未成年網民利用互聯網學習的比例超過九成,三成多未成年網民認為上網對學習產生了積極影響。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全國東中西部及東北部6省近7000名未成年人的調查也發現,未成年人認為使用短視頻等社交媒體使他們減壓放松的比例超過七成,認為使他們豐富知識的比例近六成,認為對學習幫助大的比例超過半數。對全國8省(市、自治區)16市(區/盟)10000多名未成年人的調查顯示,有近七成認為社交媒體有利于拓寬知識面,近六成認為可視化的學習方式很有趣、可以看到專家或權威的講解。

          未成年人的問題必須聽取未成年人意見。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確規定涉及到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問題,未成年人“必須享有發言權,他們的聲音也必須獲得傾聽”,并在2021年補充強調在制定與數字環境有關的兒童權利的立法、政策、方案以及開發服務和培訓時要“讓所有兒童參與進來,傾聽他們的需要,并對他們的意見予以適當重視”。我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規定要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聽取未成年人意見,并且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網絡內容的創作與傳播,鼓勵和支持專門以未成年人為服務對象、適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特點的網絡技術、產品、服務的研發、生產和使用”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未成年人的意見吧?在全國各級網信、公安、工信、市場監管等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由全國135家網絡社會組織共同發起的“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顯示,對于“限制使用時長”“限制瀏覽不適宜網站”“父母對子女上網進行監督”“學校進行宣傳并采取適當措施”“限制未成年人開設網絡賬戶”等管理未成年人上網的措施,未成年人對大多數措施的認可度與成年人基本一致,但是對“限制未成年人開設網絡賬戶”這一措施,未成年人接受度較低,表示贊同的比例僅三成。這說明未成年人希望享有接觸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權利,渴望有權利享受數字時代帶來的樂趣和發展紅利。數據還顯示,未成年人比成年人的認可率低兩成以上,這說明成年人更想用“堵”的思維來治理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這是忽視未成年人權利和發展需求的表現,也是成年人面對新技術產生“本領恐慌”的表現。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用網,我們應結合中國國情和數智時代特征,用系統化思維去看待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的管理問題,創新中國特色的治理范式。成長于人工智能時代的未成年人,是科技強國建設的未來生力軍,我們沒有理由把未成年人與信息技術、科技發展、數字產品、社交媒體等割裂開來。這種隔離并不能真正解決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產生的問題。近些年來,中國在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的治理上已經做出很多嘗試與創新。如升級未成年人模式、加強網絡治理、壓實各方責任、網絡素養教育等,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還需進一步做出范式創新。

          既然產生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措施也應多方共治、多措并舉、剛柔并濟,家庭、學校、政府、平臺、社會等各方應形成一個“護聯體”,共同打好“組合拳”。家庭要給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和情感支持,豐富孩子的線下生活,確立社交媒體使用規矩,養成良好使用習慣;學校要減輕學習負擔、加強數字素養教育,為未成年人的數字生活賦權、賦能;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法律法規,加強網絡治理與監督;平臺要履行社會責任、推送研發適合未成年人的內容和產品;社會要為未成年人營造兒童友好的氛圍、形成全社會關愛未成年人的理念。在人工智能時代,更要發揮AI的優勢,如提供兒童友好型AI大模型、用AI分析未成年人數字行為、管理手機使用等。只有各方共同打好“組合拳”,才能共同守護成長、守護明天。

          (孫宏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共青團中央中特中心特約研究員)

          來源:中國網

        【編輯:張子怡】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色欲_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_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观看_99国严欧美久久久精品l5l
          <ins id="aazt7"><big id="aazt7"><button id="aazt7"></button></big></ins>
            <sub id="aazt7"></sub>
            <b id="aazt7"><tr id="aazt7"><var id="aazt7"></var></tr></b>
          1. <video id="aazt7"><input id="aazt7"></input></video>
          2.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线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 一本久久久久久久一次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夜色福利美女曝乳视频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