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丨網購“退貨難”何解?司法護航網絡消費市場繁榮發展
網購電子產品,想“七天無理由退貨”,商家卻說:拆封不能退、開機不能退……這些理由合法嗎?
在“說法”欄目針對“3·15”開展的線索征集活動中,“網購退貨難”問題,被消費者廣泛反映。有消費者向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案例。
顧女士在某電商平臺購買了一款投影儀,試用后發現,投影儀的按鈕有卡頓現象,與播放畫面的鏈接不流暢,便在平臺上發起了退貨。然而,店鋪卻以按鍵卡頓并非質量問題為由,拒絕退貨。
于是,顧女士又發起“七天無理由退貨”,將商品寄回了店鋪。
可店鋪收到投影儀后,認為包裝的塑封被拆,不再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又一次拒絕退款。
維權無果,顧女士就向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請求退貨退款。
店鋪辯稱,該商品的“詳情頁面”和“購前須知”寫明,若一次性包裝破損、商品防偽簽或密封條損毀,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消費者在知曉前述內容后仍購買,不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
商家拒絕退貨的理由,法院會認可嗎?消費者網購“退貨難”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說案例、講法律,本期“說法”推出“3·15”特別策劃,關注網購“退貨難”,維護消費者權益。(金歆)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29日 21:14:16
- 2025年03月29日 19:19:37
- 2025年03月29日 16:17:08
- 2025年03月29日 15:59:34
- 2025年03月29日 14: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