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黃奇帆:“中國制造”并非閉門造車,外資起橋梁作用
中新社博鰲3月25日電 (記者 劉亮)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正在博鰲舉行。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25日在談及《中國制造2025》時指出,過去十年中國制造并非閉門造車,而是以開放的姿態歡迎外資來到中國市場。在他看來,外資在中國制造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橋梁作用。

在當天的一場關于“中國改革與經濟前瞻”的分論壇上,黃奇帆指出,《中國制造2025》是過去十年中國關于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規劃,涉及到航空航天、高端裝備、現代信息技術、生物制藥、電力工程等內容。如今,2025年已到來,回顧過去十年,中國制造業各領域發生了非常深刻的變化,其中,外資的廣泛參與是一個重要表現。
他指出,盡管近年來全球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但過去十年中國制造并非閉門造車,而是一直以開放的姿態擁抱全球資本與技術。當前全球每年外資引進總額約1.3萬億美元,美國是引進外資最多的國家,而中國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第二。與此同時,中國引進的外資規模在近十年比上一個十年翻番,整體上中國外資引入呈現步步高的趨勢。
在他看來,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與外資緊密相關。例如,在制造業就業人數、稅收貢獻中,都能看到外資的身影。此外,在中國高技術裝備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等產品出口中,外資企業也有不小貢獻。外資起到了連接內外循環的橋梁作用。(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