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營經濟一線觀察:創新潮頭不止“六小龍”
中新網杭州3月27日電(奚金燕)春潮涌動,新潮澎湃。開年以來,以“杭州六小龍”等初創企業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斷涌現,折射出中國創新生態的蓬勃活力。而“出圈”之后的杭州,有何變化?處于風口的科技企業又在忙什么?近日中新網進行了實地調研走訪。
乘風而起 前沿“黑科技”競相綻放
“最近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了,找上門的投資者也多了起來,春天來了……”近日,酷飛(浙江)飛行器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偉在接受采訪時如是感慨。3月的杭州春光明媚,許多企業家心頭也暖意融融。
從無人機解鎖農業新場景,到生物3D打印創造“永生”,經過多年培育,杭州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涌現了一批“黑科技”,傳遞出“科技向善”的溫度。
走進位于杭州高新區(濱江)的宇視科技,一塊大屏幕前,圍滿了體驗者。操作者只需要輸入文字描述,“萬物搜”就能從現場實時視頻內容中快速鎖定“目標”。
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視頻數據服務系統基于多模態大模型算法開發。相比于傳統小模型時代,應用領域得到了極大擴展,比如高速起霧預警、城管明火煙霧識別等場景。

走進拱墅區智慧網谷小鎮,一款長續航重載滅火無人機則顛覆了傳統消防場景。只見在兩名操作員的協同配合下,無人機掛載50毫米口徑消防水帶“騰空而起”。這款無人機正是出自酷飛。
在采訪中李偉提到了一個細節,這款無人機研發后面臨測試難題,當時他試探性詢問能否借用政府消防車,沒想到10分鐘后,杭州有關部門就主動上門對接落實……
從企業的“單打獨斗”到各方力量的“協同作戰”,如今在杭州,越來越多“科幻場景”正在變為“產業實景”。
厚植創新土壤 呵護企業“拔節生長”
“黑科技”競相綻放背后離不開優渥的創新土壤。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然而現實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兩張皮”現象不少,市場需求與科研供給之間缺乏“絲滑”對接。
兩創之間的“堵點”是浙江撬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支點”。
在杭州市錢塘區,有一家特殊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十多年來持續聚焦生物智造裝備、器官制造、高端生物材料開展研發攻關,解決了一系列業內國際難題,其自主研發的生物3D打印機已覆蓋國內近60%市場,堪稱“隱形冠軍”。

其特殊之處還在于企業創始人徐銘恩有著另外一重身份,便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名教授,可以說是一名典型的“兩棲型”創業者,這正是杭州所鼓勵的。
2000年杭州提出對標美國硅谷打造“天堂硅谷”,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鼓勵大專院校師生帶著自己的知識和技術“下海”創業,成為“兩棲型人才”。
2013年,懷揣著夢想,徐銘恩創辦了杭州捷諾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這里不僅是科研成果轉化的“主戰場”,也成為高校學生的“實訓課堂”。
“沒有了后顧之憂,放開手腳大膽干。”徐銘恩坦言,相對穩定的環境和靈活的體制機制給予他創業的底氣和勇氣。
如今,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倚重科技創新,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走出“象牙塔”,走到“臺前”投身硬科技創業的浪潮中。
距離富陽高鐵站不遠,綠水青山間,有一座高大的磚紅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里是杭州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光所”)所在地。
杭光所聚焦光電產業技術孵化和創業服務,以“最懂科學家”的姿態,構建起了一套科創孵化模式,五年多來已累計引進技術團隊60個,孵化50余家硬科技創業公司,孵化企業總估值超250億元。
這是一個縮影。站在破解高質量發展新的“成長的煩惱”的重要節點,浙江將人才視為“關鍵變量”。
今年,浙江提出將重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打開格局打破壁壘,著力破解人才有序流動等瓶頸制約,真正實現“人才無論落在哪里,高校、企業、院所、平臺都能使用”。
優化營商環境 破解“成長的煩惱”
從更長時間維度看,“杭州六小龍”的出圈,記錄的不僅是企業的成長史,更是營商環境步步優化的足跡。
DeepSeek出圈以后,其總部所在地匯金國際商務社區也成為“熱門打卡地”。據悉,為降低對企業的經營干擾,又能滿足訪客需求,社區特地將300平方米空間的會客廳打造成新質生產力展廳,集中展示企業產品。
為給企業提供專班化一站式服務,匯金國際商務社區還組建起一支由街道經濟線為企服務專員、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等構成的“匯小金”代辦專員隊伍。
“我們要像服務居民一樣服務企業。”拱墅區發改經信局副局長張喆表示,與傳統社區不同,商務社區是拱墅區專門針對樓宇、商圈、市場、商貿綜合體和兩新組織相對集聚的區域而設立的,目前已成立29個商務社區,覆蓋478幢樓宇、服務企業超過3萬家。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這或許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為什么是杭州”。
在浙江這片熱土上,各類金融機構、協會組織亦在深度參與創新生態建設,尋求雙向奔赴。位于未來科技城的小派科技主要研發VR頭顯,在經營周轉時,浦發銀行杭州分行一筆1000萬元信用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耐心資本也為企業的成長提供重要支撐。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如今的杭州,似乎變了,企業家的信心更足了,各方協同創新的勁頭也更足了;又好似沒變,高光之下,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依然堅守初心,心無旁騖投身于新時代創新浪潮——這或許也正是杭州的“出圈密碼”。(完)

- 專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3月29日 21:14:16
- 2025年03月29日 19:19:37
- 2025年03月29日 16:17:08
- 2025年03月29日 15:59:34
- 2025年03月29日 14: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