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推動開放交流,中國為全球合作貢獻機遇
中新網3月28日電(張乃月 宮宏宇)“博鰲是一個結識新朋友的好地方。”英國前投資大臣秦智濤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接受采訪說。
第四次與會的挪威商學院戰略學教授卡爾·費也有同感:在這里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展開思想的碰撞。
陽春三月,來自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兩千名政商學界嘉賓齊聚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
他們為什么要到博鰲這個3萬人口小鎮上“交朋友”?

現在的世界迫切需要合作。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能不足,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同時,一些國家筑起“小院高墻”,推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嚴重阻礙全球和平與發展。
中日韓合作秘書處秘書長李熙燮認為,要緩解全球危機帶來的壓力和沖擊,克服未來的挑戰,離不開國際團結與合作。
聯合國副秘書長蓋·萊德強調,各國間如今充滿不信任,重拾信心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多邊主義,就找不到應對危機的辦法。
這樣的背景下,開放包容、提供平等交流機會的博鰲論壇自然廣受關注。
“博鰲是個進行戰略對話和相互學習的好平臺。”默克中國總裁何慕麒直言。
每年年會期間,這里還會開放多處“田園會客廳”,讓各界嘉賓在茶敘或漫步中洽談合作,為嚴肅的討論增添幾分田園對話的溫度。

論壇聚焦發展,探討的是各方最關心、最迫切和最具前瞻性的問題。
論壇近日發布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顯示,2025年,亞洲經濟總量占世界的比重將增至近48.6%。
在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看來,亞洲經濟增長的速度是美國的兩倍,是增長和穩定的燈塔。
聯合國副秘書長蓋·萊德認為,這里能以開放的方式談論困難或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論壇注重實效,推動從思想到行動的轉化,促成合作意向與研究成果落地。
“在博鰲可以見到不同領域的領導者,接觸專家觀點。回國后我會與同事分享,思考前進方向。”東盟青年組織創始人森賈亞·穆里亞在論壇期間結識了合作的新伙伴。
論壇還設置了國別專場活動和“發布時刻”,為企業和機構提供實實在在的宣介與合作機會。
博鰲還是了解中國的窗口。
“我們希望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投資,與更多中國創新企業合作共創。”達索系統大中華區總裁張鷹認為,在博鰲能了解中國未來政策方向,為其在中國的戰略決策提供參考。
美國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表示,盡管一些國家推行保護主義,但并不影響世界各地的公司來到中國,希望了解中國。要讀懂中國才能更好地發掘機遇。
中國近年來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服貿會、進博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等為各方拓展合作、共享發展機遇架橋鋪路。
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米凱萊·杰拉奇感慨,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正在變得越來越開放。
透過這一窗口,外界可窺見,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3日 08:14:58
- 2025年04月02日 14:23:48
- 2025年04月02日 12:12:18
- 2025年04月02日 11:59:53
- 2025年04月02日 1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