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 謝藝觀)受美國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影響,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多國股市受重挫,原油、貴金屬未能幸免。
全球金融市場遭重創
7日,亞太股市開盤大跌,日經225指數一度跌超8%,刷新2023年10月以來新低;韓國綜合指數一度跌超5%;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澳洲標普200指數等開盤后紛紛下挫。
據日媒報道,日本大阪交易所啟動“熔斷機制”,暫時停止日經平均指數(225種)期貨交易,以應對市場的大幅下跌。該交易所還啟動了“動態熔斷機制”,暫時限制10年期日本國債期貨主合約6月期貨的交易,以遏制價格的快速波動。
在韓國KOSPI 200期貨暴跌后,韓國也暫停KOSPI市場的程序化交易賣單。據韓媒報道,韓國央行表示,將密切關注金融和外匯市場。如有必要,將立即實施市場穩定措施。
最終,日經225指數收跌7.83%,韓國綜合指數收跌5.57%,亞太市場多數股指維持跌勢。

北京時間7日下午,歐洲股市開盤亦集體下跌,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超6%,德國DAX指數和意大利富時MIB指數跌超7%,英國富時100指數跌超4%。

亞市早盤,美股期貨也延續上周暴跌趨勢,納指期貨一度跌超5%,標普500指數期貨一度跌超4%。4月3日、4日,美國股市曾連續兩日暴跌,納指進入技術性熊市,歐洲股市亦受影響走弱。
不只是股市。周一,WTI原油期貨繼續受挫,盤中一度跌破60美元關口,為2021年4月以來新低。貴金屬市場也受到影響,現貨黃金、現貨白銀開盤后下挫,盤中劇烈波動。
美國出手,全球遭殃
全球金融市場如此大反應,源于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簽署所謂“對等關稅”行政令,宣布美國將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10%關稅,并將對與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和地區征收不同的、更高的“對等關稅”。
這種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不僅難以讓美國制造業“起死回生”,無法實現貿易“逆差清零”,還將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美國及全球經濟衰退概率。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Bruce Kasman)在報告中指出,這次關稅是自1968年以來對美國家庭和企業的最大規模加稅,今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概率由原先的40%上升至60%。
此舉也引發多國不滿,包括英國、法國、德國以及新加坡等國領導人紛紛發聲,多個國家和地區宣布采取或將采取反制措施,如,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對美進口汽車加征25%報復性關稅,法政府發言人稱4月底前或推出第二輪反制舉措,加劇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
當地時間4月5日,因美國政府政策,美國各地示威者走上街頭參加抗議活動。據悉,已有超過50萬人報名參加1200場集會、游行或抗議活動中的一場,活動計劃在美國50個州舉行。與此同時,在倫敦、巴黎、柏林、法蘭克福、里斯本等多個歐洲城市,人們也走上街頭游行示威。
近日,美國多地民眾還加入“搶購潮”。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指出,由于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美國人面臨生活成本全面上漲,美國家庭平均每年將因此多花超過5000美元。(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21日 15:15:56
- 2025年04月21日 10:45:32
- 2025年04月21日 10:42:56
- 2025年04月21日 10:36:12
- 2025年04月21日 09: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