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奮進自貿港:一條魚改變一個小鎮
中新網海南東方4月10日電 題:民企奮進自貿港:一條魚改變一個小鎮
中新網記者 王曉斌
海南省東方市的三家鎮,過去是一個偏遠的農業小鎮。十年間,這個小鎮因一條魚——鱷魚,成為遠近聞名的“中國鱷魚小鎮”。
近日,中新網記者走進這個鱷魚小鎮,聽海南鱷珍鱷魚產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鱷珍公司”)總裁喻志林講述了一條魚背后的小鎮故事,及其蘊藏的潛力和機遇。

一條魚的價值挖掘
喻志林對鱷魚產業的興趣,始于2011年的一次泰國旅行。在那里,他看到鱷魚皮包動輒上萬元,鱷魚肉被制成各種美食,深受游客歡迎。這讓他意識到,鱷魚遠非普通人眼中的兇猛野獸,而是一個蘊藏巨大價值的物種。
“鱷魚皮是稀有皮革,一個普通皮包能賣到2萬至3萬元,高端品牌甚至十幾萬。”喻志林說,“鱷魚肉富含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和賴氨酸,營養價值遠超牛羊肉,而且脂肪含量低,適合現代健康飲食需求”。
更令喻志林振奮的,是鱷魚的藥用潛力。鱷魚血對肝癌和肺癌細胞有抑制作用;鱷魚膽的功效堪比熊膽,展現出生物制藥的廣闊前景。這點燃了喻志林的創業激情。

“先研發后養殖”與東方優勢
鱷魚小鎮的多數企業以養殖起步,但喻志林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先研發后養殖。喻志林解釋道,這一策略源于他對產業痛點的深刻洞察,“如果只做養殖,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弱”;而市場對鱷魚產品認知有限,鱷魚原料供應不穩定,鱷魚產品的生產規模難以擴大。
“先從研發入手,了解鱷魚的特性,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再反過來推動養殖規模化。”鱷珍公司聯合南開大學、耶魯大學、海南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究鱷魚的生物學特性,開發出鱷魚口服液、鱷魚血片劑等專利產品。
為了實現規模化養殖和全產業鏈布局,鱷珍公司2019年投資超過1.5億元人民幣,在東方市鱷魚小鎮建立了現代化的鱷魚養殖基地。如今,鱷珍公司養殖場存欄量已達5萬多條,其中種鱷近6000條。
“東方市的自然和政策優勢,讓這里成為鱷魚養殖的理想之地。”喻志林指出,東方市地處北緯18度,年均氣溫25℃,日照充足,4月至7月鱷魚產蛋期雨水少,生長周期比北方地區短20%。
政策支持也不可忽視。2020年,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鱷魚人工養殖的合法性,海南審批流程簡化至15個工作日。海南自貿港的稅收優惠進一步降低成本。

從鱷魚小鎮到全球視野
東方市鱷魚小鎮自2015年起步,短短十年集聚42家企業,鱷魚存欄量超40萬尾。喻志林預計,2030年達300萬尾,“世界鱷魚看中國,中國鱷魚看東方。因為我們有環境、有規模、有品質”。
在鱷珍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鱷魚小鎮已初步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鏈。養殖端采用“公司+農戶”等模式,企業為村民養殖戶提供鱷魚苗、飼料和技術,回收成熟鱷魚,5年來使得村民增收超1億元,輻射2000多個家庭。加工端涵蓋生鮮、熟食、生物制品、皮具、鱷魚酒和日化產品等六大產品線,相關生產布局正逐步完善。在文旅端,鱷珍公司的鱷魚園等項目2023年接待游客超8萬人次,游客好評率達90%以上。
喻志林透露,公司正在鱷魚小鎮升級現代化加工廠,并計劃建設鱷魚博物館,增強游客體驗;還將深挖鱷魚的生物制藥潛力,如鱷魚血和鱷魚膽的進一步研究,目標是開發更多健康產品。
2025年初,中央和海南省先后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這讓我們感到振奮。”喻志林說,海南省也出臺了融資、科研等具體支持措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通過“海易辦”平臺,企業能快速對接職能部門,審批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喻志林認為,這為鱷魚產業帶來新機遇。
“稅收優惠和貿易便利化政策降低了出海成本。”喻志林說,公司正推進歐盟認證,計劃將鱷魚皮具和生物制品銷往歐美。
展望未來,他說:“我們要打造全球風情鱷魚小鎮,通過文旅融合和出口貿易,讓東方成為世界鱷魚產業的中心。”(完)

- 專題: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3日 20:55:37
- 2025年05月03日 12:57:35
- 2025年05月03日 10:54:37
- 2025年04月29日 16:35:09
- 2025年04月29日 16: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