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企深耕東南亞市場 多元布局出海“新賽道”
中新網杭州4月10日電(藍伊旎)近年來,浙江與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據杭州海關數據,2024年浙江與印尼、泰國的貿易額分別突破1767億元和1230億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浙企正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全球貿易數字化轉型趨勢,以印尼、泰國為橋頭堡開拓東南亞市場,并積極探索“鏈式”出海、海外倉、海外生產基地等出海新賽道。

“我們從2016年開始布局海外市場,目前酷樂冰城品牌已在印尼開設了300余家門店。”博多控股集團海外業務總監游佳介紹,公司的海外業務主要聚焦于品牌出海、原料出口、海外工廠三條主線布局,多點開花之下,海外產業版圖日趨完善。
然而,由于各國在經濟、文化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開拓海外市場往往既充滿機遇,也伴隨著挑戰。
以印尼為例,一方面,印尼作為人口大國,茶飲店眾多,對奶精等原料的需求旺盛,為中國企業拓展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潛力;另一方面,當地法律法規要求進口原料需嚴格遵循清真標準,并限制使用國際上常見的色素、香精、防腐劑等添加劑。
在游佳看來,應對挑戰、迎接機遇的關鍵在于緊密貼合本土市場需求,并嚴格遵守當地法規。“我們已經對產品進行定制化改造,力爭為當地市場提供符合要求的高品質食品原料。”據悉,目前博多已在馬來西亞等地擁有生產基地,產業遍布30余個國家和地區,接下去將在供應鏈建設上加大突破力度。
與此同時,不同產業的情況各異,出海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行業特殊性。
“衛浴產品屬于集成產業帶,即使是一只看似簡單的水龍頭,也涉及多種配件和復雜工藝,很難由單一廠家獨立完成。”回顧集團過去24年的海外市場拓展經驗,富瑞浦集團副總裁洪煥翔認為,海外倉在滿足客戶需求、提升服務質量和確保供貨穩定性方面,都顯著增強了衛浴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富瑞浦集團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及跨境電商和傳統貿易為一體的大型跨國企業,近年來該集團憑借在俄羅斯市場積累的成功經驗,陸續開拓以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為中心的中亞市場,并于2016年開始布局以印尼為核心、輻射整個東南亞的海外市場,目前已在印尼等地建設了海外倉。
談及未來趨勢,洪煥翔還表示,隨著海外年輕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及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對他們的消費決策產生越來越顯著的影響,本地化的新媒體運營將成為品牌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市場的重點方向。
放眼輪胎行業,中策橡膠等浙企也在以穩健務實的步伐推進東南亞市場的國際化布局。
據中策橡膠集團副總經理王先寧介紹,該集團在印尼和泰國均有投資建廠,其泰國工廠主要生產高性能子午胎,年營業收入約10億美元;而印尼工廠全面達產后,年收入預期可達5億美元以上。
王先寧表示,海外工廠的選址出于多重考慮,“泰國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內需市場具有明顯優勢,更是橡膠原材料的重要產區,能幫助我們實現上下游供應鏈的無縫銜接;而印尼擁有超過2.8億人口和豐富的天然橡膠資源。”
他還提到,海外布局雖然面臨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等多方面差異所帶來的挑戰,但依托中資企業抱團出海的優勢和當地產業園區的配套服務,未來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條件將更加成熟。(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5日 12:45:49
- 2025年05月03日 20:55:37
- 2025年05月03日 12:57:35
- 2025年05月03日 10:54:37
- 2025年04月29日 16: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