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淪為笑話
中新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謝藝觀)中國又堅決反制了!
4月1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布,自2025年4月1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就在4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125%。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肆意加征單邊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也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常識,造成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和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重沖擊和劇烈動蕩,美方對此應負全部責任。

2020年1月,中美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
“美方多次發布聲明,肯定中方落實協議成效。反觀美方,持續加嚴出口管制、加碼制裁中國企業,數次違反協議義務。”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發布的《關于中美經貿關系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指出。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表示,白皮書用無可辯駁的事實,講述了中美經貿關系本質、中國的態度和做法,也用事實揭示了美方各種違反規則和協議的做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是利于中國、利于美國、利于世界的協議,打下了中美互利共贏的根基。
但美方并未筑牢根基,反而選擇違約。
白皮書顯示,五年多來,美方未落實協議技術轉讓章承諾,未完全落實協議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章以及金融服務、匯率相關承諾,也未為中方擴大采購和進口提供合理便利條件。
相反,美方還持續升級對華經貿及其他領域遏壓,2020年以來,出臺多項不合理的對華經貿限制措施,實施了一系列不恰當對華出口管制措施,并頻頻通過實體清單等對大量中方企業進行無理打壓制裁。
這些行為損害了中方正當合法利益,給相關企業發展帶來不小挑戰。
如,2022年10月,美國全面升級對華芯片、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當年中國自美進口的半導體和半導體制造設備的金額(以美元計價)分別下降了23%和17.9%。
反觀中國,不僅澆筑根基,還把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保護知識產權、增加進口、擴大市場準入……中國認真履行協議義務,為包括美資企業在內的各國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營商環境,參與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這些行動給美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美農業部和貿易代表辦公室2020年發布評估報告,認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正在為美國農業帶來歷史性成果。
中國不斷擴大市場開放和投資準入,亦吸引外資企業投資中國、深耕中國。中國美國商會1月份發布報告顯示,有53%的受訪美資企業預計在2025年將增加在華投資。
歷史證明,中美雙方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但美國政府不斷以國家安全為由,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限制范圍持續擴大,制裁力度不斷加強。
2024年9月,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商業環境調查》顯示,美國對華出口管制、制裁和投資審查成為美資企業在華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今年,美方又發布“美國第一”投資政策備忘錄、實施所謂“對等關稅”。
“中國人是講道理的,做事一定師出有名、有理有據,白皮書讓世界看看,到底是誰蠻不講理、到底是誰不守信用。”董煜表示,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能理直氣壯地提出反制措施,才能凝聚各方共識進行反制。
美方對華輪番加征畸高關稅已經淪為數字游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還將淪為世界經濟史上的笑話。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對與美方磋商持開放態度,但威脅施壓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董煜指出,即使在極端情況下,中國也不會關上談判的大門,但談判最基本的前提是平等。如果美國寧可損害自身利益也要一意孤行,動不動就推翻自己答應的東西,那如何讓各國相信美方能在將來信守承諾?(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7日 16:43:56
- 2025年05月07日 15:51:57
- 2025年05月07日 15:19:49
- 2025年05月07日 14:54:37
- 2025年05月07日 1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