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加快出臺《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
中新網北京4月18日電(左雨晴)直播電商快速發展滋生的亂象成為社會關切。今年3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全國12315投訴舉報數據顯示,2024年網購訴求居高不下,直播帶貨訴求增長仍然明顯。
在18日舉行的直播電商監管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司長朱劍橋表示,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切實加強直播電商領域亂象整治,促進直播電商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同日,市場監管總局還集中發布一批直播電商領域典型案例,包括謊稱普通果凍能減肥、銷售以假充真的珍珠、設置虛假挖玉場景欺騙直播間觀眾購買玉石等10個典型案例。
朱劍橋指出,直播電商涉及平臺經營者、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等眾多主體,人、貨、場分離,參與主體法律關系復雜,違法行為定性相對困難。再加上直播電商具有很強的即時性、互動性,“流量為王”特征更加明顯,一些直播電商平臺落實主體責任不到位,一些商家和主播急于追求流量變現,重營銷、輕品質,重成交、輕售后,追逐短期利益導致虛假營銷、假冒偽劣等行為易發多發。

他表示,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堅持問題導向,全力整治直播電商亂象,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一是完善直播電商監管制度。加快出臺《直播電商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平臺經營者、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直播營銷人員服務機構等主體責任。
二是強化直播帶貨商品溯源管理。夯實直播電商平臺主體責任,強化商家資質和商品信息審核把關,加強對問題商品的源頭追溯。加大直播帶貨產品質量專項抽查抽檢的頻次和力度,對問題商品生產銷售行為進行閉環處置,強化穿透式監管。
三是從嚴從重打擊虛假營銷等違法違規行為。組織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并公布一批編造虛假信息、夸大產品功效、違法廣告、刷單炒信等違法違規行為,以點帶面凈化行業生態。
作為新業態,直播電商還具有實時性強、數據量大,傳統監管手段難以有效監測和取證固證等問題。對此,市場監管總局網監司一級巡視員閆衛國表示,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將持續推動建立健全直播營銷主體信息庫,強化平臺數據報送,及時摸清直播電商相關經營主體的底數,分級分類壓實主體責任。
同時,市場監管總局還將依托國家網監平臺和網絡經營主體庫,關聯匯集主體數據、監測數據和投訴舉報等其他相關數據信息,探索開展大數據分析,用智慧化手段支撐對網絡交易主體、客體、行為的穿透監管,推動構建網絡市場風險預警與防控機制。進一步擴展網監平臺功能模塊,深化網絡禁限售商品詞庫、知識產權“白名單”和“召回商品信息”等系統應用,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直播電商監管執法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持。(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5日 12:45:49
- 2025年05月03日 20:55:37
- 2025年05月03日 12:57:35
- 2025年05月03日 10:54:37
- 2025年04月29日 16: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