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2025年有望成為AI在法財稅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元年
中新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 吳濤)“在法律領域,AI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能輔助法律決策,規范流程;在財稅領域,AI可以提升財稅處理效率,加強風險防控,提供智能財稅咨詢。”
近日,在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主辦的“法財稅人工智能應用及其法律問題”研討會上,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央財經大學科技與金融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董新義表示,AI正在推動法財稅領域提效降本,讓風險前置。

不少參會嘉賓也認為,AI應用不斷擴大范圍,2025年有望成為AI在法財稅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元年。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雖然AI在法財稅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但隨著AI應用逐步加深,還需要社會各方共同參與推進,推動“智能向善”。
“比如,法財稅領域涉及大量敏感信息,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關鍵問題。”法潤財稅AI創始人王璟認為,AI系統需要確保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而法律和稅務領域法規復雜且不斷更新,所以AI系統需要實時同步法規變化,確保輸出結果的合規性。
另外,王璟指出,AI在處理復雜問題時可能難以完全替代人類專家,疊加企業和用戶對AI系統的信任度較低,在國內相關服務付費意愿較低的背景下,推動AI在法財稅這樣的垂直領域落地還需要提高企業對AI產品的認知。
北京交通大學法學院院長李巍濤也提到,人工智能已成為不可回避的時代課題,但是技術的演進不能離開人的主體價值,要注重AI之于人類發展的現實意義。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曹明星認為,人工智能應用的監管模式還沒有完全建立,這里面主要是算法問題,比如,如何詮釋一些概念,從算法角度是非常困難的,整體來說,人工智能首先是工具,法治是一個底線,二者既要并重又要進行協同。
董新義認為,要讓AI在法財稅領域做到“智能向善”,需要構建“政企學研”協同機制。他呼吁,需加快AI相關立法,制定應用規范與完善責任界定,加強數據安全監管;企業應將倫理準則融入算法設計,同時加強跨學科人才培養;行業組織應加快制定技術標準和操作指引。(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05月03日 20:55:37
- 2025年05月03日 12:57:35
- 2025年05月03日 10:54:37
- 2025年04月29日 16:35:09
- 2025年04月29日 16:31:57